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部分,春秋小領主,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費的時間還不如直接在涇水邊造船呢?但如果我們有造船的功夫,不如直接造一座橋。指望船隻一船一船的擺渡士卒,一次能運多少士兵渡河,萬一有事,我們靠船隻調兵嗎?但如果造一座大橋,則我軍進退自如。涇水並不寬闊,北方的河流,水深也並不深,淺的地方甚至可以涉水過河,就讓我們造幾座橋吧!如此一來,軍隊隨時可以從橋上通行於南北岸。”
荀偃拍板:“你立刻帶領上軍與新軍一起建橋,我要求十天內修好三座通向北岸的大橋。”“十天,我給你造六座大橋”趙武斬釘截鐵的回答。
新軍加上上軍,士兵總數將近五萬人,加上輔助兵(多指輜重兵)、奴兵(炊事兵)、僕兵(協助武士負擔鎧甲武器的步卒,春秋後期也是戰車後隨從步兵)、徒兵(跟隨戰車後作戰計程車兵),總數達到四十萬。這麼多人手一起動手,趙武說建造六座大橋,那是真謙虛。他最終建造了十座橋,分佈在河岸上下二十里範圍內。
大橋建好,荀偃催促各國聯軍動身。晉國大夫叔向(羊舌氏)被派去催促魯國。魯國要依仗晉國的庇護,魯國主帥叔孫穆子(叔孫豹)滿口答應:“沒問題,我們魯軍將第一個渡河,但我們希望趙武子陪同我們,屏護我們的側翼。”
晉國大夫叔向很為難:“上軍將帶領新軍與上軍徹夜不斷的伐木,十天裡都沒有休息,元帥已經許可他們作為墊後。”
魯國主帥叔孫穆子(叔孫豹)皺了皺眉:“好吧!即使沒有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