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部分,史上第一混亂[完本],花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羲之拈著筆,面帶微笑在李白原來的字上修改起來,因為畫布有限,重寫地方肯定是不夠,再說看著也不像話,我們是育才文武學校,又不是育育才才文文武武……學校,校園再大,名字也不能帶回音啊。

所以王羲之只在原來的字上把邊角拓開,使每一個字看上去都像是重寫的一樣,王大神看來酒喝得正好,心情也愉悅,隨手幾筆先把“亡月”連在一塊,使我們學校迴歸本名,再抹勾提腕,把“才文”兩個字也勾畫出來,再看“育才文”這三個字——我也看不出好壞來,但至少看上去是渾然天成了,王羲之忍不住道:“嗯,今日這三個字,寫得竟比《蘭亭序》還滿意幾分。”他得意之際正要把下面的字也描出來,一眼看到柳公權在邊上躍躍欲試,便把筆遞過去:“剩下的就有勞柳老弟了。”

柳公權點點頭,也不說話,提筆就寫,看來是早就醞釀足了情緒,於是“武學校”這三個字就在他手底下重新做人(字)了。我現在才想起來,人們老說“顏筋柳骨”,我只知道這個典故說的是有兩個人書法好,至於是哪兩個人真沒細問過,看來這“柳骨”多半就是說柳公權,後三個字經他一寫,格外崢嶸,連我這外行都看得津津有味,尤其那個“武”字,真是劍拔弩張,看著就帶種。

四個老頭各施絕技完畢,相互一笑,然後齊聲跟我說:“掛起來我們看看。”

而這時我已經把這面校旗仔細地面衝裡摺好小心地揣到懷裡了……

在他們的監視下,我只好苦著臉把旗子又升上去,我們地大旗迎風招展,旗中,兩個人勢成水火,最妙的是平分秋色之下居然能讓人有意無意地體會到那個小人兒的奮發精神,形態逼真程度已經超越三維動畫,遠遠看去,簡直就像在杆子上掛了倆真人——挺恐怖的。至於旁邊的字,外行人不作評論,但是後來雖然掛的都是複製品,我們的校旗仍屢遭盜竊,這種雅賊我們抓了不少,但還不能打,因為都是些電視上經常露面的人,最後我們只得把很多畫協書協一些市內知名人士列入本校不歡迎名單……

第三卷 第八章 洗筆池

小說巴士 更新時間:2010…7…7 16:05:59 本章字數:6265

頭們欣賞了一會旗,都很滿意,吳道子遺憾地說:“在,要不讓他即興賦詩一首,豈不是千古美談?”

我說:“我抽空就把他接回來,他現在跟杜甫在一塊呢。”李白在老張搬回家住以後索性也跟了去,倆老頭現在形影不離。

我帶著一幫大師來到舊校區,中途還瞻仰了一下蘇武老爺子,蘇侯爺對自我發配的生活很滿意,披著老棉祅,手裡緊緊握著他的棍子,在小屋門口支了一口鍋,每天去食堂揀點菜自己熬著吃,相當自得其樂。

隨著好漢們去新加坡比賽,現在的舊校區基本上已經人去樓空,我當眾示範了一些生活常識,然後找到徐得龍,告訴大師們以後有什麼不明白的就問他,徐得龍身為武官,只是對前朝的各位名宿表示了應有的敬意,至於老爺子們,根本不知道所謂岳家軍是何物,也只對他點頭示意。

這就是我們育才現在和以後都要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來這裡的這些人,除了秦檜,都是英雄、名士、起義領袖,各代傑出之士,我覺得他們相互之間都應該惺惺相惜和睦相處,但目前他們彼此缺乏基本瞭解,尤其是前代對後代;第二,每來一個人我都得從生活常識一一教起,還得回答他們各式各樣奇怪的問題,光腳踏車和燈泡我就解說過不下20次了,這讓我心力交瘁。

所以,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在他們和現代人接觸之前先開一個啟蒙班了,包括自我介紹和傳授日用版十萬個為什麼,本來最好的教師人選是李師師。但現在看她肯定是顧不上了,我還得物色一個啟蒙班老師,這個人首先得是已經在我這待過一陣子,熟悉現代生活——我怎麼突然就對招聘會上用人單位要求有三到五年工作經驗有點理解了呢?然後,這個人還得熟知歷史,這樣的話他最好是明清兩朝以後的客戶,像嬴胖子,第一點是符合了。但要他從秦朝開始惡補歷史熟悉各朝名人那顯然是不現實地,再說他要去學歷史,第一課就得學到劉邦是怎麼奪他天下的,這好象不利於五人組內部團結,他能和荊軻相安無事,那是因為從根本上講是他對不起二傻,再說這屬於個人恩怨,放到天下家國那就不一樣了。哦對了,項羽還刨過胖子的絕戶墳,這眼看時間已經過去小一半了,可不能節外生枝了。

我發愣的工夫。一直沉默穩重的扁鵲就像個翻版二傻一樣把電燈的按鈕按來按去,眼睛望著天花板直髮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