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部分,妙手生春,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見青苗瞪了她一眼:“看完了,知道進項多少出項多少,總收益多少,賬面銀多少,存銀多少,存銀裡官銀多少,平銀多少嗎?”
……
“嗯,反正知道用不完就對了。”姚海棠支著下巴答道。
拿她沒辦法,青苗只好把各項都一一報了,然後說道:“姑娘要是取銀錢用,只管拿了印章去銀號裡取就行了,不管是官銀號還是民銀號,四大銀號全有咱們的存銀。”
聽著可真霸氣,姚海棠說著捂了捂自己口袋裡的小印,那還是鑄劍的時候用作落款用的,全是簡體字,估計很難仿:“呃,我知道了,沒別的事了吧,那我先那啥……”
她預備溜了,一讓她看賬本兒她就想跑路。
“別想著走,這三年該簽章的姑娘都得補上,你看那邊就是要簽章的。怎麼也是要落章款,無論如何得看幾眼,落了章款那就是要負責任的。”青苗慣常能抓著姚海棠的軟處,就算準了她怕麻煩,這世上比起看幾眼,負責任要麻煩得多了。
“知道了”姚海棠心說早知道就不來廬山,省得還得被催著看賬本按印章。
按印章按累了她就出門溜溜,她選的這間小院兒在山腰處,一眼彎去下邊兒全是碧綠的菜畦,再遠一點的地方是河流,身後有潺潺的流水聲,再往深處走就能看到瀑布和白鹿洞書院。
眼下這廬山什麼都齊備了,就剩下幾眼泉水她沒去看過,說起泉水姚海棠又想起來了,她還有事兒沒幹呢:“青苗,我要的東西他們怎麼還不給我送過來。”
青苗答道:“姑娘要那麼多杯杯盞盞,還非要是輕而薄的,又要浮水不沉不晃的荷葉杯託,這是想要做什麼。”
先前就說過,姚海棠覺得自己對廬山有義務,得讓廬山名副其實,廬山可是大大的文化名山,她總得把這個補齊了。而且廬山天然居雖然算挺不錯了,可她看得出來,全是些達官貴人,這些人賣的是杜敬璋的面子。
“做一件文化盛事,我邀了齊晏,他現在是翰林院的副院使了,在文人圈兒裡應該有幾分名頭吧。”姚海棠請齊晏另帶幾位既好茶又好詩文畫作,或者工琴擅韻的。
對此,青苗覺得姚海棠簡直是在捨近求遠:“姑娘,你放著言公子在一邊,卻讓齊大人來帶這個頭,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她還真沒想到這個,主要是她跟言行雲在一起的時候,言行雲除了吃就是喝,壓根沒體現出他是富天下才名於一身的言公子:“我忘了……”
幾日後,京中各“文化”名人齊聚在溪泉邊,很多人紛紛揣測,這是天然居要出新菜譜了,而且是非常新鮮奇特的菜譜。也因此很多沒有受邀請的食客也來了,天然居也不拒,一併請到了溪泉邊上。
等眾人到泉邊時,發現了茶爐、琴桌、棋盤、書案、香爐……青衣小婢穿梭其間,一個個生得眉清目秀,甚至還能出口成章。沒錯這回姚海棠抄襲了“曲水流觴”,青衣小婢沏好了茶後,放在荷葉小杯託上,然後輕輕推到水面上,由流水帶動緩緩地飄移開來。
眾人面面相覷時,霧氣深處忽然響起了琴聲,遠處的小亭裡則有一著天青色衣裳的女子在作畫,時不時地抬眼看過來,似乎畫的正是眼前的場景。
“齊大人,這是怎麼個說法?”有人知道齊晏和姚海棠曾經是相熟的,所以這麼問了一句。
齊晏早已經被姚海棠告知了這是怎麼回事,於是就替代姚海棠解釋起來,眾人便一併側耳聽著:“……是此名為曲水流觴。”
“好意境。”說罷文化名人們便各自灑脫開了,因為姚海棠待得夠遠,而且沒多會兒姚海棠就閃沒影了,這樣的場景,眾多文人們在一起,有好茶好景好意境,文人們早就詩興大發、畫興大發、琴興大發了,文人在一起嘛,玩的就是這麼點兒,姚海棠之所以要請這些人,就是為文人們願意把這樣的場景詩化,她相信曲水流觴只要一直辦下去,廬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文化名山。
……到時候她這天然居可就老掙錢了,雖然她不缺錢,可是她很喜歡掙最後也不知道是誰,居然提議要把她請出來賦詩一首,姚海棠想也不想就要跑,最後也不知道是被誰逮了個正著,然後她就被很多雙眼睛行注目禮了。
搜腸刮肚想了好一會兒,姚海棠愣沒能想到合適眼前情境的詩,直到青苗蹭了蹭,端了盞茶給她,她在想起一句來,然後一舉杯盞高聲說道:“茶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飲”
然後她把茶喝了,繼續溜她這句話意味著在座的都是知己,在列的都是會人,因為茶她飲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