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正經的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5章 庶子奪帝篇59,你敢玩遊戲!?,一個不正經的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胡虜全軍南下,此時後方空虛,待胡虜與大楚兩敗俱傷,大汗可擁有整個草原。” 聽到使者的談話,那大汗眼冒金光,看得出他的慾望被掀起,只是胡虜一直是草原霸主,東胡人早已屈服在胡虜腳下,他們哪裡敢輕舉妄動? “這…若真兩敗俱傷,進攻胡虜也並非不可,若胡虜掠奪就走,這…” 看到東胡大汗的難處,劉國特使也只能告知一切。 “我劉國君王欲替代大楚,若大楚與胡虜兩敗俱傷,我劉國可奪中原,大汗可奪草原,若胡虜掠奪就跑,那劉國調兵協助大汗征服胡虜,如何?” 聽到劉國會助力,那東胡大汗也不再含糊,他知道東胡和劉國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是胡虜的對手,但加起來就不一樣了,可是,在東胡人眼中,中原人是不可信的,可是東胡二王子一直在身邊慫恿,他也就慢慢接受了這合作。 對於劉國一方而言,若胡虜真的沒有消耗大楚主要戰力,劉國必定無法與大楚為敵,屆時只能協助東胡進攻胡虜,在征服胡虜後,就立刻偷襲東胡並征服東胡人,如此,只要在苟幾年發展,完全可以與大楚正面戰鬥。 於是,燕國境內的兵馬開始調動召集,東胡也一樣,他們都在等待著大楚與胡虜的戰鬥,都想著坐收漁利。 此時,在大楚皇宮內,剛宣告稱帝的楚皇帝項炑正要在宮牆上發表他那霸氣的言辭,就有士兵騎著快馬從視野裡出現,嘴裡還不斷大喊:“邊境告急…邊境告急…!” 而這不僅僅一個,隨後還有更多的騎兵告急! 過去這些年,最嚴重是趙國,遭到三十萬胡虜連破趙國十城,那時都沒有出現騎兵騎馬進入內宮的情況,現在竟然騎馬到內宮,可想局勢有多危急。 沒來得及多想,楚皇帝立即走下去了解局勢。 詢問得知,胡虜分四路南下,趙國邊境告急,胡虜數量超過十五萬,趙國守將表明最多支撐三日。攻魏胡虜數量超十五萬,魏守將表明最多隻能堅守兩日。韓國局勢更危急,來的時候,邊境防線就已經被攻破!現如今估計超十城淪陷。秦國也遭到外敵入侵,依靠山區位置,只能勉強防守,秦國邊境守將預計只能堅守一日。除此,燕國也宣告邊境告急,東胡超三十萬大軍攻燕,燕國十城淪陷,劉國司馬親自率領二十五萬兵馬支援。 聽到這種局勢,楚皇帝不滿的看向韓王的方向,他知道,哪怕韓國弱小也不至於瞬間被攻破,想必如此時刻,在來之時沒有調全國兵力至邊境。 只是現在更重要的是反擊,於是楚皇帝命人召集二十五萬騎兵前往楚、魏、韓三國邊境的孔城,他也親自帶三萬騎兵向孔城出發。 至於趙國、秦國,他一點也不擔心,在登基大典之前,他早已經告知朱將軍【在楚趙邊境三十萬步兵的統領】、王將軍【在楚唐邊境二十萬大軍的統領】,若胡虜來犯,立即派兵支援,有他們的支援,趙、秦兩國至少能支撐一個月,甚至能取勝。 “唐王,寡人命你立即回國率領本國戰士到秦國支援,待凱旋,立即調動楚、唐、秦三國騎兵到魏國。” “是…”英力【唐國第二代君王】說著就立即走向唐太子,認真的對唐太子說:“王兒留在此地。”說完就直接騎上信使的馬。 在這個過程中,楚皇帝也有別的安排: “趙王、秦王、韓王立即回去鼓舞士氣,抵抗胡虜。” “是…” “陳王、漢王、越王,你們立即親率騎兵北上支援,再讓將軍率領步兵北上。” “是…” ……… 隨即,各國的君王騎馬回自己的國家,而楚皇帝則帶領將士開始反擊。 一段時間後,劉王季頻回到王城,正要召集全國兵力支援燕國。 “君王是要去哪?” 聽到太王太后的聲音,劉王著急的轉身走過去。 “奶奶,蠻夷入侵,現燕國告急,司馬率領二十五萬大軍,恐難以阻擋東胡攻擊,孫兒想親自帶兵支援…” “君王不必擔憂,在君王歸來之前,哀家命崇將軍帶兵十萬前往,如今劉國已無多少將士,君王需親守劉國,防貴族趁機亂事。” 本來這是聽從楚皇帝的命令前往燕國的,尤其這劉王還被大楚尚武的洗腦下,他早就想征戰沙場,得知這訊息又被太王太后勸阻,劉王跟不甘心,但也只好聽從。 在燕國王城外的平坦地帶,那裡聚集著超五十萬大軍,他們大部份雖在燕國生長,但他們都知道他們是劉國人,是劉國的將士,他們聽從的是劉國派來的將領。 只是他們無法相信,曾經的劉國太上王季樺竟然還活著,還在這裡建了拜將臺拜將,這讓許多人解開心中的疑惑,難怪燕國忽然鎖國,難怪燕國實行官田制,難怪燕國快速強大且邊境常年安穩,原來一代賢王季樺密竊了燕國! 在拜將時,孫志用回自己的名字,在表明軍令之後,大將軍召集所有將軍佈置作戰計劃,除了景司馬和崇將軍外。 若大楚與胡虜沒有血戰,全軍與東胡共同進攻胡虜,在得勝後,所有劉國將士立即襲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