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正經的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7章 庶子奪帝篇11,你敢玩遊戲!?,一個不正經的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兒臣不敢說…” 聽到這話,太后自然知道是誰,心疼的把手攬住二王子的肩膀,雖然太后此事不再說話,可臉色也越發難看。 進來的我和華昭儀看到這場景不免內心樂了起來,滿心歡喜的行禮:“拜見太后/奶奶。” “嗯…就入座吧…” 很隨意的一句表明太后此時心不在焉,這讓這對不懷好意的母子更加開心:“謝太后/謝奶奶…” 這是太后歷來大壽氣氛最冰冷的一次,比當初前太子夭折之後的大壽還要冰冷。 像以往,那些生下公主的嬪妃們會談論哪家公子好,會談論一些宮外的小八卦,只是現在她們都沉默了,生怕惹怒太后,也在期待主角登場,能看一場好戲。 “君王、王后駕到。” 隨著公公喊話,其他人紛紛站了起來,季德正要站起來卻被太后摁著,這足以表明太后現在有多麼不滿! 在君王和王后出現的時候,眾人齊喊:“陛下/父王、王后安詳…” 本來還有一些笑意的兩人在看到太后那扭曲的臉龐瞬間沒了笑容,尤其是王后,她本就與太后的關係不好,才做那麼多,好讓今天讓太子新冠禮,以此增進兩人的關係,結果事與願違… 說起兩人的關係,就從以前說起,太后從建國之後便沒有管後宮的事,在陳王后瘋癲之後也就勉強管了一段時間,平常都是在道觀為家、為國、為民祈福。 不過在太后心中,陳貴妃是她季家賢良的好兒媳,連寧貴妃也是為季家開枝散葉的好兒媳,唯有周王后在她眼中跟屈貴妃無異。 “兒臣/臣妾拜見母后…”君王和王后齊聲的說道。 “喲,還以為你當了王就忘了哀家這個母親了!” 大家都知道太后現在的情緒,但沒想到太后竟然會當眾說出這樣的話, 這讓君王不知道怎麼回答,他只好拋下王后般快速走到太后的身旁,然後有些撒嬌般說:“母后…” 太后沒有過多理會君王,反而將目光看向王后,這一刻王后只能低著頭,這足以表明誰才是真正的後宮之主。 “王后可真厲害,宮內的訊息竟可以瞞得嚴嚴實實,哀家回宮才得知太子被禁足,聽聞是射傷了太子妃,為何?” 太后是普通人家出身,一直直呼自己孫子的名字,未曾像今天那樣稱之為太子,這明顯是表露給王后聽的。 受到驚嚇的王后還來不及思考謊言便開口:“夏兒不是要射景曲,是要射五王子!” 剛說完話,王后就後悔到恨不得抽自己幾巴掌,她知道,對於太后而言,這子子孫孫是最重要的。 “這是什麼話!”太后的聲音響徹整個長壽殿,果然,太后生氣了。 聞聲的奴才皆忍不住低著頭!作為當事人的王后更是害怕得身體不自覺蜷縮。 對此君王也只能在一旁安慰著這個老母親,明白現在不是追究這些事的時候,太后只好嘆了一口氣便緩緩開口: “好了,本是喜慶的日子,這事就先放下,就讓哀家的兒孫在哀家身旁,至於王后就隨便入座。” “是。”王后卑微的回答道。 這對於其他人來說是一場好戲,在場的除了太后和君王,誰沒被王后欺壓過?能看到王后被欺壓,這真是大快人心。 “母后,王后坐上座乃禮節…” 看到君王這麼認真說,太后也知道禮節是大統,再怎麼生氣也不能丟了禮節,尤其在這些後輩的面前。 隨即二王子帶著六王子下去,王后只好坐立不安的坐在太后的身旁,她想說些什麼,卻又不敢開口,為此王后只好給門口內務總管使眼色。 這一刻內務總管是真的後悔了,當初為了富貴當了王后的狗,想著卑躬屈膝就算了,沒想到王后讓他對付王子,還這種場合繞過太后和君王開宴,這些怪罪下來可不是王后能赦免的,但他已經沒有辦法,只好冒險,於是他偷偷的探出頭,儘量控制音量般說:“君王…” 為了避免太后再次動氣,君王急忙說:“開宴。” 這話如同指令一樣,我們一同大喊:“母后/太后壽比天齊。” 這一刻太后的心情才開始緩和,王后和內務總管的心才得以平靜。 “開宴…” 在內務總管開口之後,很快一個個公公帶著美食上來,先是主桌,然後最前面從左到右上菜,在放下後拿起金色的蓋子,那美食就散發出誘人的香味。 在兩時辰之後,眾人已經大致飽腹,本該快要散宴之時,華昭儀竟然走了出去,彎腰雙手舉著一卷帛。 “母后明言無需送壽禮,可臣妾多年前託舊人之求,今日送上一份《南華真經》。” 聽到是《南華真經》,太后立刻來了興致,急忙邊招手邊說:“快拿上來給哀家瞧瞧。” 華昭儀剛拿上去,太后就迫不及待的接過攤開一部份認真觀看,這一刻太后的雙眼睜得特別大,如同一個美女看到讀者那般垂涎若渴… “果真是《南華真經》,你這故人是何人,竟如此懂哀家心意。”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