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9章 661章 今宵酒醒何處,逍遙江山內,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崢凝神細聽殿外的腳步聲,渾不覺手中的書籍是什麼,待那腳步聲臨近了這才低頭看書,只看了一眼,立即傻眼,如其說是一本書籍,還不如說是一本洪武一朝朱元璋對老人的體恤的記錄。
朱元璋保持著樸素的農民道德,對天下老年人施以特別的尊重。他頒佈《存恤高年詔》,規定“所在有司精審耆民……年八十、九十,鄰里稱善者,備其年甲、行實,具狀來聞。貧無產業,八十以上,月給米五斗、肉五斤、酒三鬥;九十以上,歲加賜帛一匹、絮十斤;其田業僅足自贍者,所給酒、肉、絮、帛如之。”
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怕有關部門執行不力,就又叮囑禮部尚書,要以皇帝的名義再次重申一下這項政策。
為了讓居家養老者有人服侍,洪武六年,朱元璋規定:“民年七十以上者,許令一子侍養,免其差役。”也就是說,為了更好地讓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安度晚年,國家允許老人的一個兒子免於服役。
對於那些孝敬老人的人,朝廷不但給予精神表揚,還給予物質獎勵,賞賜衣物,發放獎金。而且,這些孝子孝女年老時可以享受特殊待遇,當他們年屆六十歲就可以享受普通老人八十歲時才能享受的福利待遇。
如果孝親模範不幸成為孤老,那麼他們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在養濟院的同等待遇,當地養濟院會每月按標準把錢糧送到他們家中;去世後,政府還會發放三兩銀子作為喪葬費。這些政策竟和前世的養老院差不多。
楊崢看得暗暗有些奇怪,前世電視劇裡,雖說朱元璋對百姓很好,可殺人也太多了,總覺得他是個殺人如麻的惡人,可細細看大明洪武一朝,百姓的日子還是比歷朝歷代都好過些一起,可見前世多有不實之處,就如他手中書卷所載,在朝廷的要求和帶動下,各地形成了尊老養老的風氣,贍養老人的要求也滲透到各地家法族規之中。被朱元璋稱為“江南第一家”的浦江鄭氏的《鄭氏規範》是中國傳統家法族規的代表作,其中規定,每逢朔望,家長率領眾人參謁祠堂後要派人擊鼓,同時族中子弟大聲說:“聽!聽!聽!凡為子者,必孝其親。”以示對全族的訓誡。族規規定:“男女年六十者,禮宜益膳。舊管盡心奉養,務在合宜。違者罰之。”“諸婦主饋,十日一輪,年至六十者免之。”所謂“舊管”是家族中負責婚喪嫁娶以及飲食的人員。也就是說,六十歲以上的族人,應得到盡心侍養,餐飲方面應更加精良,還應免除老年婦女的廚房工作。足見朱元璋在對滿朝文武百官豎起屠刀的時候,對百姓可謂是極好。
正看得津津有味,卻聽得那腳步聲竟在門前沒有停下,徑自入了書房,讓他有些驚訝的看了眼陳蕪,那意思很明顯,來人到底是誰,為何門前的侍衛可以不攔阻。
陳蕪面露為難之色,趁著那腳步聲還未入得書房,急忙上前小聲道:“怕是太子嬪來了?”
“太子嬪?“楊崢嚇了一大跳,這幾日對這後宮也瞭解一些,這太子嬪是孫氏,永城縣主簿孫忠女。年幼時,因容貌俊美,被誠孝皇后張氏的母親彭城伯夫人看中,常常入宮說孫忠有個好女兒,遂被選入宮內,當時年僅十餘歲,成祖命養在張氏宮中。與宣宗朝夕相處,感情很深。後來,朱瞻基到了結婚年齡,濟寧人胡氏,被選為皇太孫妃,孫氏被選為嬪。但朱瞻基與她青梅竹馬朝夕相處,感情很深,對她極為寵愛,平日裡御書房,書房也多有前來,這些侍衛都不曾阻擋。
雖是如此,但這孫氏為人極為聰明,知道這宮中規矩極多,後宮不可干政的警句時時被文武大臣提起,所以平日裡也極少主動來找朱瞻基。
沒想到今日竟來了,楊崢頓時有些慌了,剛說枕邊人,這麼快就來了,若說太子妃胡氏不知自己身份是真假是假,那眼前這個即將要進來的太子妃嬪是一定知道的,不免慌了起來。
“怎麼辦?”楊崢大急。
陳蕪也暗暗焦急,這位太子嬪妃雖是一介女流之輩,可為人頗有心急,她進入東宮後不到一年就懷孕了,生了一個女兒,如今一心想要生個龍種,那太子妃地位崇高,無奈身子不爭氣,一直病怏怏的,到如今生了兩個女兒後,就再也沒動靜,加上朱瞻基對胡氏心頭不喜,去往宮中也少了許多,以至於到如今還沒有生下龍種,在宮中地位竟還不如這太子妃嬪。
自古一來,這後宮就是爭寵之地,為了得到寵愛,你來我往,各種手段層出不窮,不惜費盡心機,致對手於死地。這女人堆的戰場,比起男人戰場上的廝殺毫不遜色,各種手段,陰謀估計,殺人不見血的招式若全都暴露出來,不知要讓多少男人汗顏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