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01章 章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逍遙江山內,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帝才會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楊崢點了點頭,大明這種兵制的確有些好處,軍戶即戶籍種類屬軍籍之戶,初期的來源有二,一是元代原本的軍戶,二是現役軍人之戶,這在洪武二十一年黃冊編造之後更加以確立。軍戶為世襲,且管理頗嚴格,除籍十分困難,大致上除非丁盡戶絕、家中有人成為高官或是皇帝敕免,是無法除軍籍的。儘管如此,日久軍戶仍日漸減少,龐尚鵬主張:”清查隱佔,均平糧額,開墾拋荒最為目前急務”,因此後來有使因犯罪而充軍者入軍籍之方法,被稱作恩軍或長生軍。這是朱元璋沒想到的事情。
沈豔秋繼續道:“這法子好處不用質疑,可壞處也不少?”
楊崢聽得有趣哦了聲,道:“姐姐快快說來?“
沈豔秋這下徹底丟開了古琴,那皺眉思索的模樣,似又是彌勒教那個談笑用兵的沙場女將了。
“按照衛所制的要求,便是出一丁男赴衛所當兵,稱作正軍,其他的子弟稱作餘丁或軍餘,正軍赴衛所,至少要有一名餘丁隨行,以助其生活,由於軍戶負擔沉重,故多給有田地,且正軍免全部差役,而在營餘丁及原籍下的一丁亦可免差役,以保障其生活並供給正軍之生活,可這樣一來,好壞都一樣,不免讓人少了那份積極性?”
楊崢點了點頭頭道:”恩,這就好比一個曲子裡唱的那樣,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擔水吃,可三個和尚就沒說吃了,大家都一樣,就沒什麼好壞了?“
沈豔秋點了點頭道:”就是這個道理,不過還不算這個最壞的,最壞的是軍丁的分發地點,我大明的將士,只要你不在京城,多半是以距離原籍地遙遠且分散的方式,以防止逃兵,但長途的跋涉加上水土不服,給役卒帶來不少痛苦。正軍服役於衛所,必須帶妻同行,以安定生活並生兒育女,每一軍人有房屋、田地,每月有固定的月糧,但實際情形則常分配不足,行軍時則發給口糧,衣裝則須自備,武器則由國家以工匠生產。軍士在營,分成守備和屯田二部分,比例不定,按時輪流,屯田固定上交糧食,以供給守備軍及官吏,其目標在養兵而不耗國家財力,但明宣宗以後,衛所官侵佔軍屯田地、私役軍士耕種之事,已經常發生,這個目標漸難以達到。
一般正軍身死,即以戶中壯丁補充,但由於軍人生活困苦,逃兵甚多,洪武初年即有逃兵,至洪武三年十一月,逃亡者計四萬七九十八人,因此有”根補”、”勾補”等方法。根補即抓回逃軍,勾補則由其戶中以丁補,但此舉既擾民又擾官,亦有軍官藉此貪汙,迫害人民,使鄉里間痛苦不堪。而且逃兵有增無減。這樣的軍隊如何能強大呢?“
楊崢點了點頭道:“這些將士只怕只能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來形容了?”
沈豔秋道:”不錯,眼下的京城的將士,的確可以用這八個字形容?這些將士因不被重視,加上京城自永樂遷都後,繁華不輸給江南,少了艱苦之地的磨鍊。再加上屯田多受將領吞食,世襲官軍逃兵日增、士氣低迷、軍備廢馳,每遇戰事,除了人人寄予希望的三千營、神機營外奮勇殺敵外,其餘將士思索更多的不是如何殺敵保衛國家,而是想著該如何是逃命,該如何抱住這條性命,好吃個軍餉,試問這樣兵縱然有十萬二十萬,又有何用,說到底不過是一群空架子而已?”
楊崢嘆了聲道:“是啊,兵不在多,在精銳,神機營、三千營兵馬並不多,但他們確實大明一等一的強兵,說到底他們人數少,加上訓練得當,可謂是人人都是精銳了,反而其他將士,人數不少,卻是什麼人都有,反而壞了一個良好的軍營氣氛,反而不如神機營了,久而久之,神機營越來越強,其他將士則越來越弱了,一旦遇到了戰事,這些將士只知道逃命,根本不思殺敵報國,這不得不說是大明的一大悲哀。”
^^^^^^^^^^^^^^^^^^^^^^^^^^^^^^^^^^^^^^^^^^^^^^^^^^^^^^^^^^^^^^^
三更已送上,請圍觀!請訂閱!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