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8章 313章 被人壓一頭,逍遙江山內,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哼了小曲,剛走了幾步,就見門外一道人影進了門,飛魚服,秀春刀,俊俏的五官,欣長的身子,不用多看也知道誰了。
“來的這麼快?”楊崢嘀咕了聲,剛才的好心情立即去一般。
“楊大人早啊——?“那錦衣衛老遠就看見了楊崢的所在,抱拳道。
“大人——?”楊崢微微楞了一下,顯然是不太適應這個最新的稱呼,不過昨晚看了一晚上的書本,也知道這個明代軍中的一些官職大小,明朝武官,若無實授官職,哪怕官至正一品都督也無法領兵,常以一、二品大員實授總兵,領兵作戰,故總兵印信比二品官印信稍大,比一品官印信稍小。而軍中以總兵為最高,有副總兵輔佐,下設參將、遊擊、守備。
總兵、副總兵、參將、遊擊、守備往往各有職責,總兵是鎮守一地,副將協守一地區,參將分守一路,遊擊將軍為全鎮機動部隊,而守備獨守一城、堡。這樣就形成鎮守、協守、分守、守備的四級防禦體系,另有遊擊將軍機動作戰。再加上以一將所領之兵為一營,所以總兵營又叫正兵營、副總兵營又叫奇兵營(取奇正相合之意)、參將營叫援兵營、遊擊營又叫遊兵營。所以他這個參將官職也不算小,對方只是錦衣衛百戶,六品的官職,叫他一聲楊大人並不為過。
稍微適應了下,他倒也不含糊抱拳應了聲,右手迅速從懷中摸出一張銀票走了上去,趁著拱手之際,悄無聲息的塞了上去:“這位大哥一路辛苦了,這些就當吃個早飯,還請諸位大哥莫要客氣?”
那錦衣衛百戶微微一楞了一下,隨即不動神色的收在懷中,然後對著楊崢抱拳一笑道:“下官尚書大人之命,前來請大人前往軍營?”
楊崢猜得差不多,點了點頭問道:“這位大人貴姓?”
那錦衣衛收了他的重禮對他有幾分好感,又見他年紀輕輕極為上路,也有意結交一番,聽他詢問忙抱拳道:“下官姓高,單名一個航字,大人叫我高航就可以了?”
“高航!“楊崢默默唸叨了聲,感嘆道:”高兄弟年紀輕輕的就做了錦衣衛百戶,他日前途不可限量啊?還請高兄弟多多照顧才行啊?“
這句話倒不是隨口一說,受到後世影視方面的影響,那些身穿飛魚服,腰掛繡春刀的錦衣衛,騎著高頭大馬飛揚跋扈,對那些朝廷大官莫不是想殺便殺,想抓就抓,厲害得不行,尤其那詔獄更是讓人聞風喪膽,只要做官之人,一聽詔獄兩個字,莫不是嚇得半死。
急於這個影響,楊崢對穿飛魚服,握著秀春刀的男人,本能的有幾分討好的意味。
聽了這話,高航卻苦笑了聲,道:“楊大人怕是看錯了,如今的錦衣衛怕還不如一群太監,哪裡談得上前途無量呢?”
楊崢自然有些不明白高航為什麼這麼說,在他的記憶力,從朱元璋設定錦衣衛來,那些穿著飛魚服,腰間懸掛著繡春刀,騎著高頭大馬的錦衣衛,哪一個不是在耀武揚威的,哪裡是一個太監能比的,再說了明初的太監,也沒有飛揚跋扈的資本?“
高航對楊崢極有好感,見他有些不明白,搖頭苦笑了聲,道:“想必楊大人遠在江南,對京中局勢多有不明白,如今的錦衣衛可比不得東廠的那些太監!“
一聽東廠,楊崢登時明白了高航言語裡酸味。
當年朱元璋登基為帝,設定拱衛司,秩正七品,管領校尉,屬都督府。後改拱衛指揮使司,秩正三品。尋又改為都尉司。洪武三年,改為親軍都尉府,管左、右、中、前、後五衛軍士,而設儀鸞司隸焉。四年,定儀鸞司為正五品,設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十五年,罷儀鸞司,改置錦衣衛,秩從三品,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公孫王后莫不是想抓便抓,誰人不搞看他們一眼。
只可惜他們並沒有風光多久,隨著胡惟庸,藍玉大案告破,洪武皇帝殺指揮使毛驤,蔣歓,錦衣衛聲勢大跌,此後朱元璋下令焚燬錦衣衛刑具,所押囚犯轉交刑部審理;同時下令內外獄全部歸三法司審理,將錦衣衛廢除,昔日風光無限的錦衣衛徹底跌入了低谷。
好在建文帝登基後,聽從了方孝孺、黃子澄等人一番建議,開始削藩,最終明成祖靖難,揮兵南下,錦衣衛從中對朱棣多有幫助,朱棣靖難成功後,再一次得以啟用,並設定了北鎮撫司,專理“詔獄”,可以直接逮捕和拷問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這些司法機關無權過問,錦衣衛一時勢頭大起。
而這個時候,山東才子紀綱,在明成祖即位後,升為錦衣衛指揮使,典親軍並掌詔獄,被明成祖視為心腹,利用錦衣衛指揮使之便裡,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