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6部分,官場隱身豪富,撲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臭小子,我作主,一個也別想。”揮手告別。
回途中還是劉炳秋開車,不管路好路壞,都開得又快又穩。午陽沒事,就問起買牛的事。
爺爺告訴他:“由於有李耀文、牧畜水產局和鄉政府出面,鄉親們都願意賣牛給他們,定好的兩個鄉有將近3萬頭,沒定好的那兩個鄉有5萬頭左右,隨時可以去定。你李叔的主意,在鄉里找了兩個代理,有個是鄉長的姐夫、另一個是書記的弟弟,我看這兩人還靠譜,就教給了他們識牛的方法,後來又讓他們看了很多頭,基本上準確。”
午陽說:“爺爺,這看牛還有方法可以學,您得告訴我。”
張爺爺說:“你不知道,同樣大架子的兩頭牛,由於肚子的大小、牛肩及牛股的寬窄,產肉最大相差可達80斤。而用我教的方法判斷,與實際產肉相差不超過20斤,這方法以後當然會教給你。”
“難怪說360行,行行出狀元。”午陽嘆道。
“這次買牛的方式就根據這個來決定的。由他們去定牛,我們把要牛的時間、地點及數量通知他們後,由他們去和農戶講價買牛,並把牛價用小白鐵牌拴在牛耳上,然後組織車輛送到。我們驗牛相差不大就當場付款,並付給代理人一頭一百元;相差太大就說明有問題,不但拒付牛錢,還要換人,你放心,有你李叔他們兄弟在,沒人敢亂來。”
“爺爺,這麼遠販牛,會有利可圖嗎?”午陽很疑惑。
“你莫小看這販牛,其實蠻賺錢的,我從解放初就偷偷搞,那時主要從湖區販耕牛到潭州、易河一帶農村,一次買兩頭趕個十來天,可以賺對倍,還很受農民和社隊幹部的歡迎,即使“特殊時期”中也未間斷,從未受到留難。一大家人的生活、子女讀書習武、成家立業,都是靠販牛掙錢開銷的。所以我也樂此不疲。”
午陽說:“爺爺,您在湖區販的都是水牛吧,我們那裡基本上是水牛耕田。”
“水牛、黃牛原理是一樣的,什麼事情能夠舉一反三,就能夠融會貫通。我現在跟你算一下帳,獅山與淥江牛肉價格相差12元左右,以平均每頭牛產肉200斤計算,減去代理費、運費等等所有費用計500元,再給屠宰場、屠戶讓利150—200元,你看有多少錢賺。實際中等個頭的牛產肉一般在250—280斤左右,一頭牛賺兩千是沒問題的。另外,”
張爺爺本來聲音就很小,是黎午陽這樣的超強聽力才能聽清,這下是幾乎咬住了午陽的耳朵。“象你能看透石頭一樣,我的靈力可以看透所有動物內臟,牛內臟中的牛黃是天然的,比黃金還貴,只是這東西可遇不可求。原先販耕牛時,我看到一頭牛肚中的牛黃有拳頭大,趕到小鎮邊上,我就用內力把牛打傷讓其不能行走,然後請人報告當地公社革委會,革委會的人帶曽醫看過批准宰殺。那時節,未經批准屠殺耕牛,要判刑3年。那牛黃後來賣了500多元,牛肉賣了180多塊,抵得住兩頭半大牛。”
“爺爺,那時候價格那麼低呀?”午陽問?
爺爺笑道;“那時候是什麼物價啊?豬肉7毛5一斤,牛肉6毛。現在牛肉都20多了。所以這次來的牛我要過目,並不全是為了那幾塊錢,只是不想留下遺憾!何況運氣好的話,抵了代理費、運費有多,這東西也好賣,醫藥公司、製藥廠都要。”
一路上,爺孫除了停車吃飯撒尿時沒聊以外,很少停下來。有時候午陽也遠眺一下青山,要是都有黃金就好了。
爺爺說:“炳秋今年之內都要跟我跑,你自己買臺好車用。”
午陽說:“那就買悍馬,只是價格高、油耗大。”
爺爺說:“不要考慮錢的事,最好要買裝防彈玻璃的,以後運金子什麼的就不用再買。”
又問拳譜練得怎麼樣了?午陽回答練熟了。
爺爺很驚訝,“這些天都在忙,什麼時候練的?”
午陽說:“沒事時就琢磨,有時間就練唄。”
張爺爺說:“這就對了,就是要曲不離口,拳不離手。”
“爺爺,我還沒有和人過招,不知道情況怎麼樣,回去您能不能給我喂喂招?”
“沒問題,你現在還只會一套拳術,跟我過招沒什麼意思,回去以後我先教你一套‘八拳’,那跟我過招就可以走幾招了。”
“爺爺,您會的拳術有多少呀?”
張爺爺笑道:“10來種吧,不過我是不會和你老過招的,以後要多和別人過招,最好去我家裡,和我兒孫們過招,他們中有幾個經年累月習武,已有小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