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部分,超級程式,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宋柔笑道,我說呢,有一天,我看你正在寫的一段話,就發笑,那不是寫我的經歷麼。
吳為道,寫進書裡的人,可以用分拆法也可以用捏合法,有原型卻不限於原型,也有的只有那麼一點點,寫起來竟然越寫越多收不住了,把許多人身上有的或者想象到的思想行為都放到那個人身上了。
宋柔問道,分拆就是把一個人拆開寫,捏合是把好幾個人身上甚至是有影沒影的東西寫到一個人身上?
吳為誇道,你真聰明。
宋柔道,如果是這樣,我也能寫,就是不知能不能寫好。
吳為道,看人家寫挺容易的,自己一旦寫起來,常常會眼高手低。
宋柔聽了這話,煩,我可不願意挨那個累。
吳為笑道,知道不容易了吧?
宋柔道,容易不容易,那還是你自己願意做。
第二一九章 宋媽創造的奇蹟
宋媽得了癌症,卻讓吳為感到機會來了。這樣的事情本來不應該稱作機會,這樣說豈不等於拿著別人的不幸當做題材。好在是自家的親人得了癌症,又能微笑面對,才成就了吳為的心願。他把自己對死亡問題的思考進行了一番回顧梳理,他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面對死亡時的痛苦;人生最大的轉化,莫過於把面對死亡的痛苦轉化為歡樂,他想親眼看到宋媽是怎樣把面對癌症的痛苦轉化為快樂的。
吳為讀過西藏生死書,許多佛教大師以嚴謹的態度對待死亡,為死亡做準備,他初時感到有些不解。死亡不過是一瞬間、一剎那的事情,還值得一生去做準備,以一生去為那一瞬間、一剎那做鋪墊,覺得不值。後來想明白了,這是以健康的時空觀去對待臨終時刻的時空觀。時空錯位造成了態度差異。我們對臨終死亡的態度,恰恰建立在這種錯誤的時空觀基礎上。痛苦的感受時間與痛苦的感受程度成正比。人們比較普遍的體驗是,當感受疼痛、痛苦時,感覺時間在變慢、拉長,度日如年。幸福的感受時間與幸福的感受程度卻成反比,幸福感越強時會感到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時間過的很快,度日如秒。人在臨終狀態時,那些負面體驗,**的、精神的,單項的數項的無數項的合成起來匯聚而來,**的疼痛,器官及其功能在一點點失去,精神的痛苦,無助,孤苦,冷漠,冰冷。要比平時所受痛苦何止擴大百倍、千倍、萬倍,痛苦感受在倍增的同時,時間效應發揮效力,健康活著的人感到只是一瞬間、一剎那的事情。進入臨終狀態的人感受起來卻似一生一世那樣漫長難捱。使人不得不經歷、不得不忍受那種痛苦的煎熬。人活著時如果內心充滿自私、冷漠、陰險、冰冷,一點小小的不愉快都容納接受不了。進入臨終狀態時就會倍加痛苦。如果人有愛心善念的心境,能夠理解包容接納人世痛苦冷漠甚至仇恨,也就會極大地減輕、消解臨終時的痛苦,悄然入夢般地度過臨終期。據瀕臨者的經驗。彷彿經過時間隧道,進入全景式生命回顧,生前的人和事如同快速閃現的電影膠片,一生一世被壓縮到那瞬間重放。感受,要麼舒服極了;要麼痛苦萬分。人生的不同心境帶入那種狀態會產生相應的倍增效應。臨終和死亡是人生極其重要的延伸繼續,有可能是人生幸福的延伸昇華,也有可能是人生痛苦的加深惡化。取決於人生準備。
吳為立意要編制精神活動程式,他曾經非常驚喜地意識到,這樣的程式意識也完全可以適用於人的死亡過程。人生要為死亡所做的準備,最重要的就是編制好相應的精神活動程式。在正常的生活領域中,圍繞應對痛苦和歡樂建立起來的精神活動程式,會在人進入臨終乃至瀕死過程中繼續發揮作用,這個程式的負載如同計算機軟體程式一樣,可大可小,編制的程式負載大,人的心量也就大,人的心量既然可以放大到包容宇宙,對人的生死自然也完全可以包容得了,但這要取決於人在平時的修持養成。人可以為高考為父母為愛情為工作為富有做準備,人生也當然可以為死亡做準備,這樣看上去不著邊際想象起來甚至有些神秘的話題,經過這樣一番思考,也變成了可以琢磨可以把握的話題了,瀕死體驗那樣的現象忽然變得異常清晰可以得到明確解讀了。
現在的吳為就是想看到宋媽面對癌症是怎麼想的,能夠從容地微笑著面對癌症。
話說阿芳尊重母親的意願,聽從醫生的建議,放棄了對母親進行化療的治療方案,決定實行保守治療,於是請醫生開了中藥方子,按方買藥,她信奉的是正規的醫學,所以並沒有象有病亂投醫的那些人四處去打聽什麼秘方,領著母親回到了嫩水。在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