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雙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結第十三章 帝國戰亂,奧洛帕戰記,木子雙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法耶魯帝國,這個在奧洛帕十二個聖光明教世俗大國中,擁有最強國力和最強大軍力的國家,在經歷了長期的戰亂之後,早已疲憊不堪。
說到底,只不過是一個在近兩百多年來,依靠著殺伐征服澎漲起來的暴發戶而已,基本就談不上有什麼深厚的底蘊,一旦作為其立國之本的軍力受到了重創,就難免要打回原型。
親王夏可彼爾·希斯特,這位王位的爭奪者,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仍然以親王的身份統治了法耶魯帝國--或者說,以他的觸角可以延伸到的帝國領地,卻遲遲沒有登基為君主。
在泛聖光明教的世俗國家裡,一國之君不是自己想當就能當上,必須得到聖光明教的中央教庭認可,即使這種認可只不過是走過場而已。這也是令夏可彼爾一直以來惱火和鬱悶的原因。自從夏可彼爾的軍隊攻佔了帝都柏恩城之後,他就一直在等待著教皇親自為他加冕為法耶魯帝國的皇帝,可是遲遲沒有得到回應。
其實夏可彼爾大可以先加冕為國王,因為國王並不需要教皇親自加冕,只需要來自中央教庭的一名高階神職人員代表教皇就行,例如他的四弟都里斯就是這樣成為波勒王國的國王的。但是夏可彼爾並不願意如此“自貶身價”,他統治的是一個帝國而不是王國,他要成為至高無上的皇帝而不是低人一等的國王,所以即使帝國面臨著內憂外患,夏可彼爾仍然不停地將大量財富、資源送到中央教庭,只為了得到教皇親自的加冕。
然而夏可彼爾還沒等到教皇的回應,那一夜的聖城之亂中教皇卻先一步隕命,緊接著中央教庭經歷了長達大半年沒有教皇的原樞機院統治時期。如今,好不容易中央教庭的內亂也結束了,原樞機院的統治被終結,新的教皇也被選了出來,儘管夏可彼爾對這位新教皇--前任宗教裁判所的總審訊長並不瞭解,但他還是迫不及待地派出一批雙一批的使臣,送了大量的財富過去。
事實上夏可彼爾如此焦燥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現實原因。
經過長期的征戰,效忠於前皇帝的舊勢力基本已被肅清;而外敵方面,由於洛馬王國自己也深陷內戰之後,不得不退出四國聯盟,剩下的三國也因為各懷鬼胎,被迫與夏可彼爾統治下的法耶魯帝國談判。然而令夏可彼爾意料不到的是,起源於南方由一群草根饑民組成的“烏合之眾”--由民眾自治公社領導的革命軍,在過去的大半年來發展的勢頭越來越迅猛,不僅攻佔了南方27%以上的土地,其勢力甚至滲透到帝都柏恩城附近。
若是夏可彼爾以為搞定了前皇帝的舊勢力和四國聯盟的外來威脅就覺得壓力大緩,可以全力圍剿民眾自治公社那群亂黨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雖然已經調動大量了大量兵力進行南征,並收復了一些被民眾自治公社和革命軍佔領的領地,然而在一個星期之前,革命軍因後勤不足而不得不暫停的大規模北伐又重新開始,而且比起之前更為迅猛和銳不可當!革命軍裡似乎有一股新鮮血液的注入,戰鬥力和以前純靠人數和求生意志堆積起來那支災民起義軍有著本質的不同,不僅在正面戰場上打得南征帝國軍的先頭部隊落花流水,幾近全殲,還一股作氣連克帝國南方數個重鎮,兵鋒直指帝都柏恩城南面的烏雷顧託鎮。
這樣的情況更讓夏可彼爾坐立不安!他知道烏雷顧託鎮那重要的戰略位置,一旦這個帝都的南部屏障失守,柏恩城的防禦將變得汲汲可危,當日夏可彼爾領導的反叛軍能夠攻入柏恩城,也正是先奪取了烏雷顧託鎮。
正因形勢已經到了如此緊迫的關頭,夏可彼爾才會越發逼迫他派到教皇自治領的使臣們趕緊行動,好讓自己能夠名正言順地當上皇帝。也只有獲得那合法的統治權,才能號令那些隔岸觀火的地方領主們全力出兵,圍剿這群亂黨。
實際上,革命軍之所以突然之間脫胎換骨、勢如破竹,是因為在一個多星期之前,有一支戰力極其強悍的軍事力量加盟其中。這些人是波勒王國的前朝遺民,他們在領袖蘇菲婭公主的帶領下,暫時放下了對於復國的執念,又不願向凱瑟琳女王主導的希斯特王朝投誠,於是索性越過邊境,投奔了民眾自治公社。
在雄獅傭兵團的牽線下,這支外來的復國者軍隊很快融入了革命軍,並在第一次出征時就大放光彩,他們的戰鬥力令原來的革命軍高層們瞪目結舌,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連克數城,打得強大的帝國軍落花流水、拋盔棄甲。就連夏可彼爾親王好不容易重建起來、被當成壓箱寶供著的黃金親衛軍部隊,在戰場上一日一夜的時間,就已經全軍覆滅。三百多名黃金親衛軍,連同從舊軍隊中招募的和新訓練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