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心蓮百合文化博文彙編(1),開蓋有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觀飛花落葉等自然現象或十二因緣而明曉因緣和合之理而開悟證道。
那麼辟支佛有大小一說嗎?
《大智度論&;#8226;十八》:“獨覺闢支迦佛有二種:一本是學人,在人中生,是時無佛,佛法滅,是須陀洹已滿七生。不應第八生自得成道。是人不名佛,不名阿羅漢,名為小闢支迦佛。與阿羅漢無異……大辟支佛亦於一百劫中,作功德增長智慧……智慧利勝於諸深法中總相別相,能入久修習定,常樂獨處,如是相名為大辟支迦佛。”
大意是說,獨覺辟支佛有兩種:一種是本來是學人,但是當時卻沒有佛和佛法,他達到初果聲聞境界,滿七次受生,而不必經過第八次受生自然成道的,不叫佛,也不叫阿羅漢,而叫小辟支佛。境界與阿羅漢無異。另外一種就是大辟支佛,百劫中不停地作功德增長智慧,但只自度而不度他,智慧很深,長久修習禪定,常樂獨處,這樣的獨覺辟支佛叫做大辟支佛。
當我們在修持自度度他的佛法時,也不離因緣和合之理,也應該清楚諸法因緣和合之境界。而因緣和合之境界就是辟支佛境界。《法華經&;#8226;譬喻品》:“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大意是說,如果眾生向佛學習自然解脫之道,喜愛寂寞獨處,深知諸法因緣之理,就是辟支佛乘。
什麼是自然慧呢?《G_CE…EC…EE》:“Natural wisdom; innate wisdom; self…originating wisdom。”大意是說,“自然慧”就是自然界的自然智慧,先天智慧,或自身本原的智慧。例如我們上文說的“因觀飛花落葉等自然現象或十二因緣而開悟證道”就是這種智慧。
由上可見,修持自度度他的佛法時,辟支佛乘的內容也是基礎,也應該修學,只是不應限於自度而不利他的境界中。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合於社會正常善因緣,自自然然地隨緣行善、隨緣利益他人。
2007年6月21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txt小說上傳分享
10、智慧與智慧度
10、智慧與智慧度
今天我看到一位朋友的問題:“請問:為什麼大辟支佛不積極利他,卻有很深的智慧。智慧來自反省。不實踐,怎麼來的智慧呢?哪方面的智慧呢?”
首先我們要清楚,智慧的獲得不一定要透過智慧度。《佛學常見辭彙》:“【戒定慧】又名三學,或三無漏學。戒是戒止惡行,定是定心一處,慧是破妄證真。持戒清淨心則安,心安則可得定,得定則可觀照分明而生智慧。”“得定則可觀照分明而生智慧。”可見入定就可以獲得智慧,這裡的“智慧”是“觀照分明而生”。在昨天的部落格裡,我們提到,大辟支佛“能入久修習定,常樂獨處”,當然也能生出智慧來了。
但是這種智慧和佛菩薩的智慧又是不一樣的,佛菩薩自度度他,是“智慧度”,而不單純是智慧。《瑜伽倫記&;#8226;九》:“梵雲般若,此名為慧,當知第六度。梵雲若那,此名為智,當知第十度。”大意是說,梵語“般若(bōrě)”,“慧”的意思,當知是第六度;梵語“若那”,“智”的意思,當知是第十度。《法華經&;#8226;譬喻品》:“如來亦復如是……具足方便智慧波羅蜜。”智慧波羅蜜就是智慧度的意思。
“智慧度”的智慧就像上面的朋友說的那樣,“智慧來自反省。不實踐,怎麼來的智慧呢?”《三藏法數》:“【道從智慧非愚痴得】謂比丘修道,當觀察世間興衰之法,而得智慧明達,分別曉了,悉除惑業,盡生死苦,此所以能得道也,是名道從智慧,非愚痴得。”大意是說,智慧來自於“觀察世間興衰之法”。
那麼,佛菩薩的智慧與聲聞辟支佛智慧有什麼區別呢?《菩薩善戒經》:“【淨智慧障真實義】謂佛菩薩於聲聞、緣覺所得無礙之智,以能障中道之理,不能顯發,故名智慧障;今佛菩薩斷此之障,則中道之理自然顯現,是為淨智慧障真實義。”大意是說,佛菩薩於聲聞、緣覺而獲得的無障礙的智慧,往往障礙中道之理,所以叫做智慧障。佛菩薩斷此障礙,則“中道之理”自然顯現。可見聲聞、緣覺(辟支佛)的智慧往往是顯發“中道之理”的障礙,佛菩薩斷此障礙,真正達到“中道之理”之智慧。
2007年6月22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電子書 分享網站
11、什麼是粉蓮之法
11、什麼是“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