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9部分,三國之兵臨天下,套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把陸遜交給孫權了,他點了點頭,“請他進來!”
片刻,陸遜被領進了內堂,他頭戴平巾,身著布袍,看起來就像一個家境貧寒的遊士,陸遜走上前,見劉璟和龐統是坐在位上,他也跪下行一拜禮,“吳郡陸遜拜見漢王殿下!”
“伯言請免禮!”
陸遜坐直身又道:“感謝殿下相救,使我沒有淪落交州,殿下之恩,陸遜感激不盡。”
劉璟微微一笑,“我和陸家也有姻親關係,說起來,我和伯言也算是連襟,我怎能見死不救,不知伯言有什麼打算?是否還準備回去效忠吳侯?”
陸遜已對孫權心灰意冷,搖搖頭道:“吳侯心胸狹窄,無容人之量,他在天下戰略上已輸得一塌糊塗,跟隨他也只能是死淵之魚,我不會再為他效忠。”
“那伯言可是想效忠孫紹?”劉璟又問道。
陸遜斷然否認,“我若效忠孫紹,豈不是坐實了吳侯的懷疑,新吳之敗就是我陸遜的責任了,我只想回鄉耕田讀書,望殿下成全。”
劉璟其實是想讓陸遜向自己效忠,但他也知道,時機還不成熟,不能操之過急,須慢慢來,他沉吟一下又道:“伯言來去自由,我不會阻擋,不過我有一言相勸,請伯言思。”
“願聞殿下之勸。”
劉璟起身負手在大堂上慢慢踱步,不緊不慢道:“據我所知,現在江東的局勢非常微妙複雜,孫氏本宗已轉而支援孫紹,而且吳郡官場豪門大多已表態,包括陸家,想必伯言也心裡清楚,其次是會稽郡,賀齊手握軍權,又有山越人支援,他擁戴孫賁為主,建業對會稽郡的控制已名存實亡,如果我所料不錯,只要吳侯兵敗的訊息傳到江東,吳郡和會稽郡立刻就會豎旗造反,如果這個時候伯言回江東,恐怕會立刻捲入是非之中,想閉門讀書,估計只是伯言的一廂情願。”
陸遜低頭不語,他知道劉璟說得很對,確實會是這個結果,半響,他低低嘆息一聲,“天下之大,竟無我陸遜容身之地乎?”
劉璟笑了起來,“其實我對江東的風物很是景仰,可惜身邊無人細解,如果伯言不嫌棄,就在我帳下做個博士如何?”
話已經說得這個程了,陸遜焉能不知劉璟的心意,他以漢王之尊,如此體諒和尊重自己,轉彎抹角規勸自己,可見他的一番誠意,陸遜又想到孫權的無情無義,心中不由長嘆一聲,也罷,江東遲早是劉璟的囊中之物,就算是為自己,為家族謀個前途吧!
想到這,陸遜再次行一拜禮,“陸遜願為漢王殿下效犬馬之勞!”
劉璟大喜,連忙扶他起來,笑道:“得了陸伯言,江東我不要也罷!”
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
、、、、、、、、、、
儘管柴桑官方對劉璟接見魯肅保持低調,並不對外宣揚,但楊儀還是從一名衙役那裡瞭解到了情況,這令他很鬱悶,劉璟根本就在城內,只是不想見他而已,倒先見了江東使者。【閱】
楊儀並不是想和魯肅攀比,而是擔心劉璟最後的決定會對交州不利,這次他也是肩負重任而來,軍師明確表態,他們可以放棄荊南四郡,但交州要豫章郡和鄱陽郡,這樣也不侵犯到荊州的利益了,但劉璟會答應嗎?
午飯後,楊儀無聊賴地在大街上散步,這是他的一個習慣,初到一地,總是要了解一下當地的風情,柴桑是他第一次來,他久聞這裡是劉璟的起家之地,心中也充滿好奇。
只是他此時心情不好,也無心細看,只是圍著驛館胡亂走了一圈,這時,他忽然聽到有人在焦急地喊他:“楊主簿!”
楊儀一回頭,只見驛丞慌慌張張跑來,“馬驛丞,出了什麼事?”楊儀迎上去問道。
“楊主簿,快快跟我回去,漢王殿下來了,就在驛館。”
楊儀頭腦中嗡地一聲,腦海裡亂成一團,漢王竟然來了,他心中也慌了起來,不再逛街,慌慌張張跟著驛丞向驛館跑去
驛館內外已被上千士兵控制,護衛十分嚴密,劉璟沒有進內堂,而是負手站在驛館大院的魚池前觀賞紅鯉魚,這裡面有不少鯉魚還是他當年放入的魚苗,如今都長得又肥又大,色彩斑斕,令人賞心悅目。
這時,旁邊的龐統小聲提醒他道:“殿下,他們來了。”
劉璟一回頭,只見驛丞領著楊儀站在自己身後,十分緊張,生怕打擾了他看魚的興致,劉璟歉然一笑,“原來已經來了,為何不告訴我?”
楊儀連忙上前,躬身施禮道:“交州軍帳中主簿楊儀參見漢王殿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