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9部分,三國之兵臨天下,套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眯道:“所以我才急著攻打豫章和鄱陽,孫權可以放棄荊南四郡,他卻無法放棄豫章和鄱陽,一定會出兵,這就像人陷入泥潭,越是掙扎,就陷得越深,只要孫權深陷入荊南困局,劉璟就一定不會干涉我們,任由我們削弱江東,一但孫權脫鉤,我們的荊南也就白白攻打了。”
“可是江東軍有戰船,我們卻沒有,會不會很被動?”楊儀又憂心忡忡道。
“威公就放心!船隻問題劉璟會替我們解決,他可不希望我們這麼快就被擊敗了。”
說到這,諸葛亮又對楊儀道:“我有一封親兵信,要轉給劉璟,威公能否去一趟江陵,把信交給甘寧?”
“甘寧在江陵麼?”楊儀驚訝地問道,水軍都督甘寧應該在夏口才對。
諸葛亮笑著點了點頭,“我想,他應該在!”
當初劉備在統一交州後,便開始考慮北上,收復桂陽或者零陵郡,作為他北上的根基之地,但諸葛亮卻堅決反對,他很清楚劉璟是希望他們開發交州,也就是說,只要他們沒有北上之心,那麼漢軍也不會南下交州進攻他們,至少在二十年內,他們可以相安無事。
不過當劉璟將荊南四郡劃給江東後,諸葛亮反對北征的聲音便弱了,形勢有了變化,劉曹兩家罷兵,開始各修內政,厲兵秣馬發展,但劉璟卻不想給江東同樣的發展機會,他要借交州之手來削弱江東,或者說阻礙江東的發展。
意識到這一點,諸葛亮便不再反對劉備北征,他知道此番北征,交州必然會有好處,至少不用還當年所借的糧食,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他們陸續佔領了荊南四郡,漢軍卻始終按兵不動,諸葛亮由此可以看出自己的推斷完全正確。
不過出於謹慎考慮,他還是寫了一封親筆信,派楊儀送去江陵。
從長沙去南郡並不遠,但陸很艱難,楊儀走水一乘船西行,這天中午,坐船抵達了江陵碼頭,此時江陵由於得到幾年的安寧而迅速恢復了繁榮,更重要是荊州和益州的統一,各種壁壘消除,使兩地間的貿易迅猛增加,大量巴蜀貨物沿長江東進,在江陵中轉,江陵碼頭也隨之擴大倍,擠滿了大大小小的貨船。
碼頭上人聲嘈雜,人流如織,在幾十頭大象的協助下,數丈高的貨塔將船隻貨物吊運上岸,再由碼頭勞工利用木牛將貨物搬運去倉庫,而遠處是數十座巨大的倉庫。
楊儀十分感慨江陵的繁榮,相比之下,交州真的是人煙稀少,難怪主公一心想北征,就在這時,楊儀被一輛輛木牛吸引住了。
第735章 出使漢軍
、、、、、、、、、、
楊儀早就聽說過木牛,是一代神匠馬鈞的天才創造,在漢軍的北征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一直以為那是漢軍的最高軍事機密,卻沒有想到在普通貨運碼頭上也看到了它的身影,讓他感到無比驚訝。【】
不過再仔細一想,其實也是正常,現在整個關隴已歸屬漢國,而曹操勢力範圍主要在平原地區,木牛這種山地運輸利器對他們的意義不大,最多是穿越行山時用得著,但楊儀心裡明白,這種木牛對交州卻至關重要。
交州地區大多是崎嶇山地,河流落差較大,不利於水運,很多偏僻之地都要靠人力搬運貨物,交通不便,運輸艱難始終是困擾交州的一個大問題,如果交州能大量使用這種木牛,對交州的發展將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楊儀慢慢走到一輛牛車前,輕輕撫摸著這輛油亮發光的車輛,是用結實的樟木製成,雖然體型碩大,卻不失靈巧,木牛的主人是一名十歲左右的壯漢,他見這位士對自己的木牛很感興趣,不由得意洋洋介紹道:“這是我向官府租賃,不是每個人都有我這麼好的運氣,扣除每月錢的租金,它每月能幫我淨掙兩千錢,租用年後它就歸我了。”
楊儀這才發現木牛側面有編號,他點了點頭,又問道:“碼頭上有多少輛木牛?”
“這個難說,不過我估計有五輛左右,南蜀道上也有不少。”
楊儀又小聲問道:“如果我想買一輛,能買到嗎?”
“這個恐怕不行,都有官府編號,除非官府肯賣。”
猶豫一下,壯漢又笑道:“當然了,如果肯花高價,哪有買不到的東西,這位先生真有意,可以找吳氏商行,他們和官府有很深的交情,這些木牛就是他們替官府管理,他們應該能搞到。”
吳氏商行和交州有很密切的關係,如碼頭上使用的大象,就是吳氏商行從交州採辦,聽說和吳氏商行有關,楊儀一顆心放下,便向壯漢拱拱手,帶著兩名隨從向江陵水軍軍營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