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2部分,三國之兵臨天下,套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一氣呵成,毫無滯怠。
支箭均射向草人,其中兩支箭沒中,其中一支箭正中草人面部,激起一片喝彩,片刻間,戰馬已奔出數十步,人鑽進馬肚,暗射第支箭,其中兩支箭射中草人,另一支箭射偏。
四周的喝彩聲愈加響亮,只見射中草人臉部那名應募者已連射四箭,箭箭射中草人臉部,而其餘兩人也只各射了兩箭,算是應募士兵成功,這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名箭術高強者身上,距離終點還有兩步,在即將奔過終點的一瞬間,他刷地一箭射出,這一箭正中草人額頭。
五箭五中,箭箭射中頭部,堪稱兩天來的第一人,激起四周一片喝彩,連劉璟也忍不住鼓掌,他目光如炬,看出這名騎士的最後一箭完全可以提前射出,他故意放在壓線前一瞬間射出,從而更有轟動效果,此人頗有心計,劉璟暗暗忖道。
劉璟隨即吩咐侍衛,“把此人帶來見我!”
不多時,侍衛將這名善射者領了上來,善射人不知接見自己的人竟然是漢王,還以為只是一名普通的漢軍大將,他連忙單膝跪下行禮,“參見將軍!”
他竟說的是一口流利的漢語,劉璟心中愈加驚訝,仔細打量此人,見此人非常年輕,約二十歲出頭,身材高大,雖然穿著烏桓人的服飾,但臉孔卻是漢人,劉璟不由笑道:“你叫什麼名字,是烏桓人嗎?”
“回稟將軍,小民叫薩斯奴,漢名楊英,出生關中馮翊郡,在上郡烏桓阿斯部中長大。”
阿斯部是烏桓的一個小部落,以出善射手出名,很多烏桓大將都是出身阿斯部,被打散分配到隴西和巴蜀個縣內,劉璟點點頭又問道:“看你模樣是漢人,又有漢名,莫非你是被擄掠去了上郡?”
楊英低聲泣道:“小民父楊集,原是袁軍校尉,在官渡之戰中陣亡,建安五年,幷州大戰,匈奴出兵關中和西涼軍作戰,小民年僅五歲,就是在那時和母親一起被匈奴擄掠去了北方,後來輾轉被分配到烏桓阿斯部為奴,是烏桓千夫長薩斯的羊奴,和母親一起放羊為生,薩斯在與漢軍作戰時被射死,小民和母親也就自由了。”
劉璟心中頗為感慨,在過去的歲月中,不知有多少漢人被擄掠到北方為奴,這個楊英只是其中一人罷了,難得他有如此高明的箭術和騎術,劉璟又問道:“那你跟誰的箭術?”
“小民的主人是烏桓大將,重武力,每年都要從族人和奴隸中挑選一些少年習騎射,小民在十歲時被挑中,苦練了十年騎射。”
“那你可會別的武藝?”
“自了父親留下的刀譜,小民天生力大,可使五十斤的大刀。”
劉璟點了點頭,抽出一支箭給他,笑道:“這支箭送給你,你可識字?”
楊英雙手接過箭,恭恭敬敬道:“多謝將軍賜箭,小人母親教過我讀書識字。”
劉璟點點頭,“我任命你為軍侯,可去習兵法,好好效力,奉養母親。”
“謝將軍!”
劉璟笑了笑,催馬離開了考場,向城內緩緩而去,這時,楊英才發現箭桿上刻有字,他凝神細看,只見上面刻著‘漢王之箭’一行小字,楊英一下驚呆了,猛地抬頭向劉璟背影望去。
考試主官走上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一般優勝者,最高授屯長之職,你卻一步升為軍侯,而且還是漢王殿下親自提拔,難得啊!好好幹吧,不要讓漢王失望。”
楊英心中感動,他鼻一酸,淚水竟不爭氣地從眼中湧了出來,他擦去淚水道:“我絕不會讓漢王殿下失望。”
。。。。。。。。。
就在劉璟回長安後不久,一輛馬車也進了東城門,一打聽,最終在漢王府門前緩緩停下,馬車外跟著幾名騎馬的隨從,一風塵僕僕,車窗內是一名頭髮花白的老者,正是二喬之父喬玄,他是從江東坐船過來,從襄陽轉南陽道,過武關進入關中,足足耗費一個半月時間。
喬玄來長安是因為他接到了漢王妃陶湛寫來的一封信,他從信中得知劉璟有意納小喬為妾,那麼劉璟把小喬接去成都漢王府的真實原因也就讓喬玄恍然。
儘管喬玄也不願意小女兒嫁給劉璟,不管是曹操還是劉璟,這種天下梟雄之輩都不會把女人放在心上,不過相比曹操,劉璟還能讓喬玄接受,至少年紀相當,至少他有天下君王之相。
想通這一點後,喬玄便決定再盡父親的責任,千里迢迢趕到長安,他希望能完成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這一步,希望劉璟是娶自己女兒,而不是納自己女兒。
雖然同是為妾,但娶入門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