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部分,三國之兵臨天下,套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大姊正是蒯祺之妻,所以今天蒯越把他請來作陪,也是有這個緣故。

諸葛亮並沒有去看今天的比劍,他對這個襄陽城人人談論的事件也不感興趣,至少他沒有表露出對劉璟劍術的敬仰。

他的性格比較溫和,溫和的另一種說法就是不冷不熱,不喜歡和別人交往親密,不過劉璟既然敬仰他的臥龍之號,他也不得不表現出應有的禮節。

要知道,大部分人都是把他的‘臥龍’之號當做可以飯後談論的笑料。

諸葛亮也施禮道:“璟公少年高才,一劍定名望,但孔明更敬佩璟公力勸州牧接納劉皇叔,這才是大義之舉,可惜世人無知。”

他這番話讓旁邊馬良的臉上露出尷尬之色,剛才馬良還在讚揚劉璟動若疾鷹,靜若泰山,這會兒諸葛亮卻對比劍有點不屑一顧。

蒯越呵呵一笑,“禮節多也是累贅,進屋再細談吧!”

眾人說說笑笑進了大門,今天請客之處在貴客堂,先秦的宴會並不是今天眾人圍桌而宴,而是分餐制,天氣寒冷,羊皮為席,每人的面前擺一隻矮足漆案,已經擺上了杯、盤、匙、竹箸等食器。

在客堂中間還擺一隻炭盆,炭盆架上放一隻體積頗大的鎏金銅製溫酒樽,酒樽裡盛滿美酒,由一名容顏清麗的侍女用長木勺負責給眾人分酒。

蒯越是主人,坐在中間主席位,其他晚輩則分坐兩邊,劉璟坐在左第一席,旁邊是蒯祺,對面是諸葛亮,因為他也是客人,年紀比馬良長。

很快,十幾名僕婦端來了熱騰騰肉菜和各種時令瓜果,銀製耳杯內盛滿美酒,蒯越雙手端起耳杯笑道:“今天請璟公來府上小酌,同時也是為公踐行,大家可飲了此杯,以示意敬意。”

劉璟心中有些奇怪,為什麼是踐行?但他沒有多問,和眾人一起飲了一杯酒。

這時諸葛亮笑問道:“適才蒯世叔說璟公要遠行,可是為江夏之事。”

蒯越呵呵一笑,“孔明足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不錯,正是江夏之事。”

他又對劉璟微微笑道:“公後天就要出征了。”

劉璟心中更加疑惑,又躬身問道:“劉璟一無所知,請蒯公明示。”

“是這樣,張武、陳孫在江夏叛亂,主公已命劉皇叔率軍兩萬前去平息叛亂,我建議主公讓你一同前往,歷練軍旅。”

劉璟心中大喜,這樣一來他就有機會向趙雲討教馬上作戰的技巧了,來得正是時候,他連忙感謝,“多謝蒯公替我說話,令我心想事成。”

“公不必客氣。”

蒯越捋須一笑,又繼續問諸葛亮道:“孔明怎麼看張武、陳孫之亂?”

諸葛亮略一思道:“江夏戰略要地,東吳涉足最深,當年孫堅便是死在江夏,東吳取江夏之心久矣,只是力不從心,此時孫權即位已經一年,內政漸平,我聽聞他手下大將魯肅曾勸他趁曹操無暇南顧之機進軍荊州,雖被張昭等重臣反對而作罷,但魯肅卻得重用,由此可見孫權取荊州之心。

但去年的廬陵孫輔之亂和廬江李術之亂,又使孫權又不敢冒然動兵,一旦失敗,恐怕危及他的地位。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試探,而挑起江夏內亂就是最好的試探手段,如果江夏之亂及時平息,東吳不會動兵,如果江夏之亂越演越烈,東吳必然趁亂出兵江夏,所以我估計東吳大軍正枕戈以待,等待時機。”

諸葛亮的一席話令眾人沉思,劉璟思片刻又問道:“孔明兄說張武、陳孫之亂有東吳的影,有什麼依據嗎?”

諸葛亮搖搖頭,淡淡笑道:“亮只是一介書生,沒有什麼依據,只是自己猜測。”

“可猜測也要有依據才對啊!”劉璟不依不饒問道。

諸葛亮深深看了他一眼,不露聲色問:“那你說,我該有什麼依據呢?”

劉璟緩緩道:“我覺得孔明兄的依據就是這次荊州布兵。”

諸葛亮仰頭一笑,向劉璟伸出了大拇指,馬良在一旁若有所悟,只有蒯氏兄弟面面相視,不知他們在打什麼啞謎。

蒯越點點頭讚道:“孔明果然有遠謀,璟公也心有靈犀,確實是如此,我們得到訊息,東吳命魯肅為大將,在彭澤練兵,實際上部署了萬重兵,虎視江夏,所以張武、陳孫之亂,主公不敢動用黃祖的軍隊鎮壓,而是另派軍隊,就是要防禦東吳軍隊的趁機襲擊柴桑。”

眾人大笑起來,一起讚揚諸葛亮有眼光,諸葛亮卻迅瞥了一眼劉璟,心中暗暗思忖,‘此人倒不是武夫,居然能看出我的心意,不簡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