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假裝深沉,連過十一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倒是不稍,在我眼裡菜花,梨花,野花。。。與桃花也不相上下,一個桃花節引出如此好的效應,那麼鄉間處處皆是花,何愁難覓惜花人,呵呵。
信筆寫來筆無疆,差點跑了題了,總之,愛賞花之人都算得是惜花人吧!桃花節是惜花人的盛會,祝願每一位惜花人早日覓見心中的那枝美麗鮮花,如果你已經覓見,更請好好珍惜吧!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做一片浮萍
浮萍的生命是在漂泊中度過的。順著輕風順著流水沿著小橋人家或是山川峻嶺,從生命的誕生地一直漂到生命的終點站。偶爾也會有短暫的停留,但終究要順著流水的方向不斷前行,一生都過著四海為家的生活。
我想,這不是旅行,而是流浪吧。
生活中,我們把居無定所的人往往稱為浮萍,廣義地說,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不停地變換著自己職業的人也被叫做浮萍,他們是精神上的浮萍。往往,這樣的浮萍要比前者更多。對他們來說,有的是出於無奈,也有的,是一種自己熱衷的生活方式。就像三毛和荷西,流浪雖然艱辛卻也甜蜜而精彩,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味道。
我曾經是個20歲前不曾離開家鄉半步的人。那時我對家鄉以外的任何地方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我感覺,外面的世界是那樣的陌生而又孤單,沒有溫暖的小窩,沒有父母燒好噴香的飯菜喊我吃飯。甚至,瞅不見自己熟悉的任何事物,那完全是一個異樣的世界。如今卻截然相反,我希望生活能像浮萍一樣到處遊蕩,不想有一個固定的居所,不想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漂到哪方我都能品味哪方的水土,異鄉的事物是那樣的新奇,異鄉的人們是那樣的可愛,異鄉的風景又是那樣的令人神往和陶醉。我感覺我是個每天都必須生活在新鮮事物中的人,哪天出現了雷同便有難以訴說的苦悶與乏味。
那天,我乘著竹筏在灕江上漂流。身旁看到了許多浮萍還有水葫蘆。我用手輕輕捧起一把浮萍,我把它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身體是一片圓形的蓋子,下面便是一把根鬚,不是用來紮根於泥土,只是用來在水中可以到處吸取養份。這樣的構造簡單卻實用,不論被扔到哪片水面,只要能扎進水裡便能將生命繼續。看著這一株小小的浮萍,我出神了。也許是它觸動了我的某根哲學神經。我從中領悟了一個有關生命的哲學感想,這感想轉瞬即逝,沒有留下可供記敘的思緒,只留一下一縷長長地感嘆。在這感嘆間,我又漂過了不知多少輪迴。這是我第一次最近距離的與浮萍接觸,也是第一次與它走得這麼近。我感覺,此時此刻我也成了一片浮萍,在這千山萬水間孤獨地飄流,安詳地在這水的世界裡遙望陸上的世界,空中的世界。陸上的植物原地不動,如果沒有人來搬移和砍伐,它們將在那個地方活上成百上千年,不過那與我而言不過是一瞬間,也許以後我將永遠不再經過這裡,空中掠過幾只小鳥,我與它們,它們與我都不過是匆匆過客,從此不再相逢,以前我覺得這多少有些悲哀,如今卻覺得這正是生命的最好方式。世界太大,本不容我們有多少留戀,與其留戀眼前不如永往直前。
做一片浮萍,我想要周遊全世界。
冬天的記憶
雪是冬天的主角,然而在江南,雪是很稀罕的。
記憶中的冬天很寒冷,但卻未必有雪。雖然每年冬天總會象徵性地飄上幾片雪花,但總是還沒讓你看清楚她的身影便在你的身上悄悄地化了,連水跡也找不到。想讓它在地裡厚厚地積上層,這樣的景觀似乎二三年才能見到一次。在我的記憶裡,這樣的場景並不多。
那年我大約9歲,那是我記憶中最寒冷的一個冬天了,零下8度,直到今天那個冬季依然是最寒冷的。那天早上我和爸爸在寒風中前行,我乘在他腳踏車的前槓上,他頂著寒風吃力地騎著。路上積著厚厚的一層雪,而且是僵硬的一層雪,因為前一天的陽光正在把它烤化,摻著雪水的雪在第二天的早上都被凍結住了。這樣的路騎起來很艱難,既粘又滑,一不留神就會重重地摔上一跤。同時被凍起來的還有路旁的小溝。溝比河要小,而且只有短短的一段。大河因為有風,所以沒有被結成冰,而這些小溝因為躲在蘆葦中間,面積又小,所以整條溝都凍成了一大片冰塊。看著它的厚度應該是可以在上面走人的了。這樣的景觀對於我來說實在是難得一見的。然而那時那刻我卻沒有心思欣賞,因為小手和小腳都被凍得鑽心地疼,我只在心裡想著能快點到家。
大約騎了半個小時,我們終於到家了。水泥場上的積雪已經被掃到了外沿,空出了一大塊地方可以供我玩耍。那時的家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