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5章 今夜,仲父的爪牙黨羽,一個都不留!(求訂閱),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酉正時分,劉賀就從椒房殿回到了溫室殿。
此時,他傳令要召見的群臣還沒有到來,前方左右兩側的坐榻上空蕩蕩的,讓這不大的溫室殿有些空曠。
入宮幾個月了,從宣室殿到清涼殿,又從清涼殿到溫室殿,再從溫室殿到椒房殿。
竟然似乎過去了一整年。
這幾日,長安城天朗氣清,頭頂常常看不到一片多餘的雲彩。
白天有太陽的時候,人們還能感受到一些暖意;但是一到晚上,大地經過那冷風的吹拂,殘存的暖意也會蕩然無存。
而此刻,外面就又起風了。
跟著劉賀回到溫室殿的樊克,連忙就要去關這溫室殿的門窗。
“今夜的門窗,就這樣敞著吧,朕想這溫室殿能透透氣。”
“另外,將這殿內和殿外所有的宮燈都點上,朕想讓這裡裡外外都亮堂堂的。”
“諾。”樊克覺得有些疑惑,總覺得天子今日的舉止與往常有些不同。
但是,樊克也沒有問,只是帶著宮人照做去了。
不多時,溫室殿裡外所有的宮燈都點亮了。
一時之間,四周亮如白晝,而空氣中更是彌散著油脂燃燒後發出來的焦味。
劉賀定定地看著這溫室殿敞開的殿門,不免有一些愣神。
在那燈火亮光的深處,飛快地閃過了他許多記憶的碎片。
他想要抓住其中的一片好好端詳,但是無論如何卻又抓不住。
那些和他有關聯的人,隨著呼號著的陰沉的風,湧入了他的腦海中。
劉病已、郭開、蘇武、傅介子、張安世、丙吉、龔遂、王式、孟家人、許家人、上官太后、禹無憂、霍成君……
他們的音容笑貌交替出現,讓劉賀覺得兩肩無比沉重。
靜靜地等了半個時辰,劉賀要見的朝臣終於陸陸續續來了。
他們看到大開的殿門,又看到亮堂堂的宮燈,明白了許多。
天子也許是在暗示他們,從今天開始,可以光明正大地來這溫室殿了,再也不需要有任何顧忌和擔憂了。
劉賀並沒有給這進宮的所有人都下詔令,許多人收到的只是口諭。
但是在來的路上,他們相互交換著訊息,已經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在劈啪作響的燈火聲中,這些朝臣默默地進來、然後行禮,最後按照約定俗成的次序坐好……
一切都在無聲當中發生的,卻讓人覺得燥熱難耐。
劉賀飛快地在人群中掃了一眼,要來的人都來了,沒有任何的遺漏。
“急忙詔諸位愛卿來溫室殿,只為了一件事情。”
“朕剛剛收到了靈武縣令梁延年上奏的軍情,度遼將軍範明友和祁連將軍田廣明——反了。”
“那本該為大漢開疆拓土的七萬漢軍,如今已經變成了叛軍,據朕的推算,兵鋒恐怕快要抵達安定郡的三水縣了。”
一眾朝臣雖然對此事已經猜到了七八分,但是從天子口中得到確切的答案,仍然感到無比震驚和慌亂。
突然在不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多了七萬叛軍,任何人都會覺得恐懼的。
恐懼的心,人皆有之,關鍵在於感受到這恐懼之後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劉賀看向了離自己最近的蔡義笑道:“蔡卿,你可知道這七萬叛軍打的是什麼旗號?”
“老、老臣不知……”蔡義那深凹的眼睛驚恐地看著天子,蒼白的鬍子也在微微發顫。
“清君側,誅蔡義。”劉賀平靜地說道,“他們將蔡卿比作了孝景皇帝時的晁錯,蔡卿作何感想?”
“簡直、簡直是一派胡言!”蔡義怒不可遏地說道,不知是憤怒多一些還是恐懼多一些。
對孝景皇帝和大漢江山來說,晁錯是一個有功之臣,但是下場卻並不好。
七國之亂之初,孝景皇帝為了安撫未作亂的諸侯王,就聽從了袁盎的建議,下令將晁錯腰斬。
最終,七國之亂雖然得以平定,但是晁錯的這條性命是怎麼都回不來了。
所以,當蔡義聽到天子問他作何感想的時候,當然會感到恐慌。
朝堂上下,裡裡外外都知道,正是上個月蔡義率先發難要恢復“天下臣民上書天子”的祖制,天子才找到削弱霍黨的切口。
那麼,範明友和田廣明等人提出“清君側,誅蔡義”的口號,倒也是合情合理。
而蔡義怕就怕當今天子像孝景皇帝一樣,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