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1章 皇帝以身入局,舉棋勝天半子,出城奪北軍兵權!(求訂閱),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周沒有任何燈火的野地,他覺得張安世的安排是有必要的。

……

不過,最後這幾里路上終究沒有出現什麼意外。

亥時將盡的時候,劉賀從安車中向外望去,看到了不遠處似乎有一片模糊的燈火。

“陛下,前面就是北軍大營了。”駕車的太僕丞薛怯沉聲說道。

他今日又是一身戎裝,出宮之後更是未發一言,猶如一尊沉默的雕像一般。

“薛卿,倘若出了意外,你可要將朕安然送回長安去。”劉賀笑著打趣道。

“陛下放心,微臣謹記在心,一定能速去。”薛怯答道。

“戴宗!”劉賀朝隱沒在黑暗中的騎士喊道。

“陛下,微臣候旨!”戴宗策馬來到劉賀車邊。

“告訴前方的王吉,讓他依計行事!”

“唯!”

很快,整個隊伍就緩緩地停了下來

此處距離北軍大營僅僅只有一里多的距離了,視力好的人甚至能看到營壘上的兵卒正在焦急地來回奔喊。

他們顯然也已經發現了這支深夜而來的人馬了。【備註:一漢里約為四百四十一米】

北軍有八校尉,原本全部都駐紮在這北軍大營當中。

但是晚年的孝武皇帝為了分割他們的力量,將越騎校尉等四個校尉撤出了此處,所以就只剩下中壘校尉等四個校尉了。

四個校尉所部人馬加起來有一萬多人,所以整個大營如同一個小城池,只不過營壘代替了城牆,看起來沒有那麼高峻罷了。

此刻,北軍大營中其餘三個校尉已經率領所部人馬出塞北征去了,所以此處更加顯得冷清。

但是營壘上那連片成河的火炬和篝火,讓此處比長安城多了一份緊張。

王吉從戴宗處得到天子的口諭之後,立刻就開始行動了起來,帶著天子調給他的兩昌邑郎,向營壘處趕去。

按照計劃,先由王吉去叫門,若拿不下來,再由天子出馬。

這也是張安世和丙吉等人的提議,他們不願意天子以身犯險。

有王吉在前,遇到危機至少可以抵擋一番。

一里地,並不遠,王吉很快就拍馬趕到了。

營壘上走動的人影更多了,甚至能夠聽到刀劍出鞘的聲音。

“來者何人,深夜來此,又為何事,若無要務,速速退去,否則射殺毋論!”營壘上有人高聲喊道。

王吉很平靜,叫門是一件危險的事情,說不定下一刻就會被射死,但既然肩負重任,更不能退縮了。

“我乃未央衛尉王吉,持有天子給中壘校尉範緩、護君使者霍封及眾軍侯屯長的詔令,請立刻通傳他們來此接詔!”

王吉的聲音非常洪亮,在這安靜的夜幕下更顯突出,營壘上的兵卒都聽得清清楚楚。

營壘上的兵卒們向不遠處的天子車仗看了看,雖然他們看不清車仗上的徽記,但也認出了營下騎士身上昌邑郎的戳記。

“王府君稍等片刻,我等這就去通傳!”

“速去速回!”

營壘上一時就安靜了下來,上面的兵卒警惕地看著下面的昌邑郎,下面的昌邑郎也都緊緊地握著韁繩。

南軍和北軍都是天子麾下的禁軍,但是職責有別,平時更是沒有什麼交集,還有一分相互掣肘監視的意味在。

平日裡雙方的兵卒們難免在長安城裡發生私鬥,雙方的領兵將領也有意不去阻止,所以此刻才會劍拔弩張。

王吉看著那營門,並無退縮恐懼之意,但也做好了隨時後撤的準備:不是貪生怕死,而是身後的天子還需要他的護衛。

約莫等了半刻鐘,這北軍大營的營門終於開啟了。

先是出來了整整兩隊的材官,而後就是幾十個軍校縱馬而來。

為首的兩人正是中壘校尉範緩和護君使者霍封,至於身後的軍校應該就是中壘校尉所部的軍侯屯長了。

範緩和霍封來到了王吉的身前,他們的品秩比後者低,但是卻沒有下馬,只是不情願地在馬上行了一個軍禮。

“王府君,深夜前來,有何事情?”

範緩是範明友的從弟,二人的相貌有些許相似之處,也生得一雙陰鷙的三角眼。

他說話的時候,不僅對王吉沒有絲毫敬意,反而一直手不離刀。

站在一邊的護君使者霍封則是霍雲霍山的從弟,身材魁梧,更是手持著一把大黃弓,似乎隨時都要彎弓射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