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3章 叛軍距長安二百里:誤入兵家死地,做登基白日夢!(求訂閱),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翌日,範明友所部拔營的時候,又少了數百人。

幸好一路無事,剩下的兩萬四千餘人沿著泥水西岸的河谷平原,在北山的包夾下行進了七八十里。

這一日的戌時,大軍在泥水西岸一處聳起的臺地紮下大營——此處三面環水,易守難攻。

這是範明友所部進入漆縣前的最後一次紮營,距離漆縣不過四十里,幾乎一抬腳就到了,也是安定郡的最南端。

安定郡的南部和北地郡北部不一樣,人口稠密,城池眾多。

在範明友所部這幾日走過店的四百多里中,就有高平、朝那、烏氏、涇陽、安武、安定、彭陽、陰槃等十幾個縣城。

一旦有一支人馬佔領這些城池,就會對進入北山咽喉的範明友所部形成“關門打狗”之勢,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不是這些縣城的材官騎士已經被抽走九成以上,範明友是絕不敢如此孤軍深入的。

這“北山咽喉”幾乎就是兵家所說的“死地”。

不過,漆縣就在眼前,又是自己人把守,這死地就是範明友所部的活路。

明日辰時拔營出發,未時就能入城。

範明友已經想好了,大軍入城之後,就會從漆縣的倉署中拿出布帛金錢來,先犒賞三軍,穩定軍心。

……

紮下大營之後,範明友帶著十幾個私兵在大營中巡視,所到之處,兵卒仍然如同往日一樣向他行禮問安。

範明友從兵卒的臉上看到了疲態和倦意,深知這士氣比前幾日更加低落了。

從靈武縣到此處,已經過去十三日了,軍心動搖在所難免的事情,還好活路就在前面了。

長安城頂多只有六七千守軍,加上臨時徵集起來的亭卒,也不過超過一萬人。

兩萬五千人攻城,一萬人守城,攻守雙方的人數是五比二。

如果這一萬人放在一座普通小城中,那麼守方的優勢很大。

但長安城不是一座小城,一萬人根本就控制不住整個城牆。

範明友所部可以靈活地挑選位置,幾路佯攻加上一路總攻,可以讓守軍疲於奔命。

長安的守將應該是張安世和王吉,範明友對他們有許多的自信——他們都是從未上過戰場的人,恐怕只會紙上談兵。

他有七成把握拿下長安城,但是七成把握畢竟不是十成把握。

就這樣,範明友沉著臉,在一路沉思中來到了臺地的最高處。

此處地勢狹窄,已經是一處懸崖了。

範明友站在邊緣向下看去,高出下方的河道足足十餘丈;又往上望去,東西兩側是高聳的山峰……

唯有向南看去,可以稍顯寬闊的河谷平原。

放眼望去,在烏雲翻滾的蒼穹的俯瞰下,在兩岸高山的逼視中,看不到一絲人煙。

淒涼至極。

長安城馬上就要到了,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雖然成算很高,但作為領兵主將的範明友仍然有些緊張。

而且,範明友的心中還壓著一件事情:他已經有四五日沒有收到田廣明所部的訊息了。

現在這個日子,田廣明所部的先頭部隊應該已經抵達三水了,距離此處四五百里。

分兵之時,雙方就已經約定好了,不管發生何事,最少每三日就要互送一次軍情。

之前,沿途的縣城不敢攔截兩軍往來的信使,所以傳聯絡也非常順暢。

但是從五日之前開始,範明友就再沒有收到田廣明所部發來的密信了。

這幾日,範明友所部也派出了不少的使者,可是到今日仍然音訊全無。

難道信使在路上都出了意外嗎?還是田廣明所部遇到了什麼意外?

範明友越想越覺得擔心,大軍擺出這種一字長蛇陣,最怕的就是被攔腰截斷。

他只將此事告訴了霍禹等人,至於其他校尉和偏將們還不知道此事——任何可能動搖軍心的事情都不能讓其發酵。

範明友就這樣在懸崖邊上足足站了一刻鐘,看夠了蒼茫田地間的遼闊之後,心情終於稍稍平復。

就在這個時候,霍禹帶著幾個私兵部曲匆匆走了上來。

“你等暫且退到一邊,我與範將軍有要事相商!”霍禹說道。

“唯!”兩人的私兵部曲都偶偶退後了幾丈,挎刀而立。

於是,這方圓不過兩三丈的懸崖邊上,就只剩下範明友和霍禹兩人了。

北風“呼呼”地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