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7章 皇帝今日要為霍家出殯,我上官太后一定幫幫場子!(求訂閱),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眨眼間,霍光居然從懷裡拿出了一份詔令。
“太后有懿旨……”霍光故意抬高了聲音說道。
劉賀一愣,禹無憂一直都在長樂宮,為何沒有向自己透露一點訊息。
更讓劉賀覺得意外的是,上官太后竟然真的寫了一道懿旨給霍光。
這半年來,劉賀自認為他與上官太后有堅實的互信基礎,從未想過對方會背叛自己。
難道,上官太后發生了不測,已經被霍光掌控住了?
但如果真是這樣,劉賀不可能聽不到一點風聲。
但劉賀看著霍光手中的懿旨,心中覺得不妙。
在這勢均力敵的時候,太后的懿旨會成為霍光手中的利器!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霍光就是用上官太后的一道懿旨拉開那廢帝的大戲的。
這就是漢朝和後世王朝最大的不同,君權雖然已經至高無上了,但是卻沒有到獨斷專橫的時候。
君權仍然要受到相權和後宮太后的制約。
尤其是後者,在大漢帝國的政治體系當中,位置非常高,甚至要隱壓天子一頭。
“太后有懿旨,老臣請陛下接旨。”霍光看到天子沒有動作,於是又說了一遍。
劉賀可以立刻宣佈那懿旨是矯詔,但是上官太后就在長安城的長樂宮裡,他躲過了這一道懿旨,還會有下一道的。
說不定此刻上官太后就在殿外,隨時準備進宮來廢帝。
劉賀心中非常憤怒,他善待上官太后,而且給了她足夠的尊重和保護。
在昨夜那最危急的時刻,仍然想著要派人去看護,從來沒想過一勞永逸地消除這個“隱患”。
但是上官太后居然還是背叛了自己,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難道霍光給了上官太后不能拒絕的好處?
可上官太后還有什麼想要的呢?
這些問題接二連三地湧入劉賀的腦海中,讓他一時理不清頭緒。
但是,如今的局面不容許他想太多了:天子不接太后懿旨,幾乎等同於臣子不接天子詔令啊。
那是要被世人戳脊梁骨,甚至留下話柄的罪名。
沉思片刻,劉賀不甘心地在皇榻旁跪了下來,說道:“朕謹聽太后懿旨。”
劉賀用了一個聽字,留下一些餘地。
“皇帝即位以來,雖有小功薄德,然言行癲悖孟浪,驕躁不定,貪圖虛名,中傷朝臣……”
“先聽信蔡義之讒言,妄改孝武皇帝之祖制;後傷徵北將士之心,以至引起北地大亂……”
“所犯之錯歷歷在目,實屬觸目驚心,為保大漢江山穩固,匡扶社稷不倒,輔佐天子執政不咎……”
“吾特下此懿旨,責令皇帝一下誅蔡詔,二下撫範詔,三下罪己詔,四下還政詔……”
“唯有如此,方能再鑄聖明,皇帝亦無愧於劉氏列祖列宗!”
劉賀低頭聽著,這簡直就是霍光剛才說的那些話的翻版。
這哪裡是要劉賀還政,簡直就是在為廢帝做提前的準備。
“陛下,請接太后懿旨吧。”霍光再次催促著。
此時,整個前殿裡是格外安靜,沒有一丁點的響聲。
剛才還躍躍欲試想要站出來的張安世等人也沒有了聲響。
不是他們怯懦,實在是雙方的差距實在太遠了:三公九卿綁在一起還能與太后懿旨相抗衡。
而如今沒有天子的支援,他們區區幾個九卿,又怎麼可能站得出來。
劉賀仍跪在地上,屈辱的感覺越來越強,他想起自己最後一次迫不得已下跪,就在這前殿裡。
而跪的正是孝昭皇帝和上官太后。
沒想到,今日跪的也是他們。
“陛下不接太后懿旨嗎?”霍光多了幾分得意。
霍光也不想鬧到今日的地步,眼前那跪在地上的天子確實不錯,有幾分孝武皇帝和孝文皇帝的影子。
如果對方乖乖聽話,再耐心地等個幾年,等霍成君誕下了皇嗣,等霍禹成為名副其實的大漢柱石……
霍光自然會還政給天子。
到時候,有霍氏這忠心不二的外戚作為朝廷的柱石,大漢的局面不就越來越好了嗎?
外戚才是皇權真正的支撐,這麼簡單的事情,為什麼天子就看不懂呢?
又或者說,天子看懂了,但就是不願意和霍氏“合作”。
不管怎麼說,都怪不到霍光的頭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