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1章 霍光倒臺,丞相寸磔,長安民心有幾分可用?(求訂閱),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明白昨夜與他們擦肩而過的那些人可能就是叛軍的信使。
此刻特地前來這咸亨酒肆,就是想要尋到那些賊人,在這裡替那些可能已經在靈武城上戰死的袍澤弟兄們報仇。
然而裡裡外外找了好幾圈之後,他們仍然沒有遇到那些歹人,也不知道他們是逃了還是已經被縣官關起來了。
最終,這些北地來的騎士們只能悻悻地離開咸亨酒肆,完全沒有了嘗一嘗宣酒的念頭。
來到那嘈雜而又慌亂的街面上,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他們既迷茫又悲傷。
他們想要回到自己的家鄉,但是又知道熟悉的家鄉已經淪為了一片戰場。
他們想要留在這熱鬧的長安,但是這長安哪裡又有他們的容身之處。
“找不到那些歹人,我等要如何為弟兄們報仇啊?”年紀最輕的一個騎士不甘心地問道。
“那些該死的叛軍一定會來長安城,我等去投軍,總有機會上陣殺敵的!”為首的伍長說道。
“如今執金吾在徵兵,三輔都尉也在徵兵,我等要去何處投軍?”另一個騎士問道。
“去未央宮前找那王府君,他定會替我等安排妥當的!”王府君是昨夜他們見到的那位府君,為人和善,沒有絲毫的架子。
“甚好!那我一定要在這長安城下,多殺幾個叛軍,為靈武的弟兄們報仇!”
“正是!”
“大破叛軍的那一日,我等再來此處共飲!”
“甚好!”
幾個騎士沒有再多言一句無關的話,各自牽過留在咸亨酒肆門前的馬,並肩疾馳,向著未央宮的方向奔去。
來咸亨酒肆飲酒的酒客們,總是長安城裡最幸福的一群人。
不管發生了什麼樣的大事,只要一走進這咸亨酒肆,與好友喝下杯,立刻就能將所有煩惱憂愁拋到腦後去。
天子和大將軍到底孰是孰非,叛軍還有幾日才能到長安城,北地郡和安定郡如今局面如何,這個年還能不能過好,為此事還要死多少人……
這些事情除了在喝酒的時候當下酒菜之外,就再也沒有其他的作用。
當然,能夠像他們這樣泰然處之的人畢竟是少數人,隨著朝堂上那些可怕的訊息越傳越廣,整個長安城不可避免地開始動盪了起來。
人心惶惶,心思浮動,不禁時時北望,看烽火有沒有在城頭燒起來。
漸漸地,有人就開始要逃離長安城了。
最初離開的是頗有家訾的人,他們透過不同的路子,拿到了准許通行的竹節,帶著金銀細軟向東面逃去。
雖然叛軍的影子都還沒有,但這些富戶仍然打算到關東各郡國去避避風頭。
叛軍來了,窮人要遭殃,富人可是要破財的。
然而,能搞到通行竹節的人家畢竟是少數,大部分普通人只能想辦法逃到附近的陵縣去。
長安城城高池深,但卻會是首當其衝的地方。
至於那些比普通人還遠不如的貧民,連出逃長安城的一輛馬車都沒有,他們只能繼續留在長安城,麻木又無可奈何地等著。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不論原因是什麼,只要戰端一起,最受荼毒的自然是普通的老百姓。
只是相較而言,他們更希望那看起來更有仁愛之心的天子能夠取勝。
這個念頭與那些儒生所說的忠君大義沒有太多關聯。
僅僅因為天子如果取勝,那麼長安就能取勝,長安如果能取勝,百姓就能得到安生。
百姓們陸續出逃,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很快,糧肆裡那些糧食的價格也開始暴漲起來。
短短三四天的時間,一斛原本只賣一百錢的粟,就漲到了二百錢,而且還有繼續往上漲的趨勢。
雖然大司農田延年管轄的平準官在市面上出售了不少的糧食,但是仍然沒有壓制住米粟上漲的情況。
有五成的利潤,會讓商賈們去冒險;有一倍的利潤,就會讓商賈們把大漢律法拋到腦後;有三倍利潤,商賈們甚至不怕寸磔之刑。
而米粟價格的暴漲又間接推動其他吃食的價格上升,一些本就不富裕的人家漸漸就開始抱怨了起來:今日罵的也許還是範明友,說不定明日就開始罵天子了。
能不能吃飽飯,這是一個大問題:比誰能當天子還重要。
劉賀自然很是明白這個道理。
當此事透過奏書的形式傳到劉賀的案前時,他毫不猶豫地就下達了處置的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