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8章 削長安霍光,治郡國守相,看何人是忠臣!(求訂閱),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月那最後的幾日,就這樣一眨眼過去了;十一月那開頭的幾日,也並沒有在長安城停留太久。
半個月的時間,如白馬過隙。
雖然現在是歐亞大陸一段持續八百餘年的溫暖期,但是到了十一月的時候,長安城仍然已經是滴水成冰了。
十一月初九,是今年的冬至,天連續陰沉了許多日,可仍然沒有下雪。
不管在尚冠裡、戚里、北闕甲第,還是在長安城北城郭,人們茶餘飯後都在議論這第一場雪什麼時候才下。
瑞雪兆豐年,所以這雪是許多人期待的一件事情。
保暖土地、積水利田、增添肥料、凍死蟲蠆……
一場酣暢淋漓的大雪可不只是帶來美景,更能讓來年的農事更加順暢。
否則,這些在地裡刨食的普通百姓,又怎麼可能期待這凍死人的天氣呢?
而且,一旦下雪,那就意味著年關更近了,忙碌了一年的人們,終於可以稍稍歇一口氣。
入秋至今,上到天子,中到朝臣,下到百姓,都十分忙碌。
不過好在所有的事情都有了一些好的跡象,讓這偌大的長安城有了一些新的生機。
各郡國的上計核報之事已經到了尾聲。
今年的稅賦錢糧也已經順利入倉,比往年多了兩成以上。
中朝尚書署的格局來了一次重建,朝臣人進人出,幾人歡喜幾人憂。
大將軍和天子和好如初,並沒有再起太多的波瀾。
罪臣樂成仍然關在詔獄裡,太常寺的後宅仍由劍戟士把守。
丞相任宮已告病一個月,並無好轉,據說樂成入獄之後,就病得更重了。
皇帝和皇后則琴瑟和諧,夜夜都能見到他們在椒房殿的窗下剪燈草,來年就會誕下子嗣吧。
這些事情都發生在這一日之前,還有兩件重要的事情要發生在今日。
一件在太學,一件在椒房殿。
……
長安城西的太學外,天下車仗如約到來。
不是為了博士弟子,而是為了郡國的上計官員。
來長安城上計核報的郡國上計官們,已經開始收拾行囊,準備打道回府了。
離鄉幾個月,上到長史郡丞,下到斗食小官,人人都歸心似箭。
今年的上計核報之事,雖然中間幾起波瀾,可總算是熬過去了。
原本,天子是要親自來核報各郡國的上計事宜的,但是最後卻換了魏相和蕭望之來做此事。
二人非常幹練,而且鐵面無私,所以著實讓這些上計官們吃了一些苦頭。
往年可以得“最”的守相,今年只得了“平”;往年可以得“平”的守相,今年只得了“殿”。
而“最、平、殿”的字樣,是直接決定郡國守相們來年升遷貶謫的大事。
當然,這考評只和郡國守相的前途有關,與上計官們的關係倒是不大,所以他們返鄉的心情並沒有受到影響。
不過,今日的上計官們心中都有一些惴惴不安,因為天子要在太學召見他們。
太學正堂的地方不大,容納不下太多的人,被詔來的上計官都是各郡國派來長安品秩最高的那一個。
如今的整個大漢一共有一百零三個郡國,所以到太學的官員應該有一百零三人。
以往,上計官結束本郡國的上計核報事宜之後,就會立刻返鄉,不會在長安逗留太久,上計官的人數也就會越來越少。
但是今年卻不同,這一百零三個郡國的上計官,全部留到了最後,無一人提前返鄉。
……
午時剛過,上計官們就陸陸續續地來到了太學前的空地上。
這裡已經有昌邑郎戍守了,這意味著天子此刻就在太學裡,只是還沒有讓上計官們進去面聖。
今日,仍然還沒有下雪,但是那“呼呼”的風冷颼颼地吹著,人群當中時不時就能聽到打噴嚏和擤鼻涕的聲音。
等得煩悶,這些上計官們就成群地湊到了一起,用天南海北的方言聊了起來。
“嚯,這長安城的風還真是冷,差點把我的腚眼凍裂了,我們會稽郡到了這個時候,還能下到湖裡去游水。”官甲說道。
“那可不西嗎,偶們合浦郡那邊,不要更游水,晚上就寢還要用扇幾啦。”官乙自得道。
“聽說你們合浦郡的人到了這秋冬之季,最喜歡燉蛇羹進補,可有此事?”官丙問道。
“蛇?那毒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