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1章 霍光的煩惱:天子不昏庸,皇后不聽話,塞北無捷報!(求訂閱),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一月初十,大將軍府的正堂裡,霍光正和往常一樣,處置著手中的軍務。
尚書署已經按照天子的詔令全部重新歸置了一番。
每日,各種章奏和朝政都會經由領尚書事之手,分發到六部尚書處具體處置。
於是,霍光當真就空閒了許多。
以前,他每一天都要在尚書署裡待上好幾個時辰,直到處置完所有的朝政才會離開。
但是現在不同了,霍光每日最多隻在尚書署停留半個時辰。
因為兵部尚書趙充國和兵部御史範明友暫時不在長安,與兵部相關的事宜仍然由霍光暫代處置。
他日等趙充國等人回來了,霍光在尚書署可能連這半個時辰都待不住了。
與其在尚書署裡和天子大眼瞪小眼,不冷不熱地閒聊,霍光倒更願意呆在大將軍府裡排程徵北之戰的事情。
這樣反倒更讓霍光覺得舒暢。
巳時剛過,霍光就將緊要的軍務處置完了。
他抬頭向正堂外的天空看了看,烏雲翻滾,織成一道密不透風的雲幕,讓天空顯得特別低。
和長安城裡的其他臣民百姓一樣,霍光也在等這場雪早一點下來。
而與下雪相比,霍光更想知道遠征漠北的那十五萬大軍,到底有沒有取得戰果。
在霍光擔任輔政大臣的十幾年時間裡,還從來沒有在匈奴方向那麼大規模地調兵用兵:北方各郡和整個關中的全部兵力幾乎都調動了起來。
聲勢浩大,就必須要取得戰果,否則霍光在朝堂上的處境不只沒有改善,恐怕會更加嚴峻。
此次大戰的謀劃雖然有些許倉促,但是大漢帝國畢竟修生養息了許多年,人力物力都充盈到了頂峰。
靠著這巨大的差距,霍光毫不懷疑會取得一場大勝。
但是,這份信心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減弱。
而到了現在的這個日子,霍光的這份信心更是已經變成了焦慮。
這五路大軍是在十月六日出塞的,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了。
從塞外到長安城,雖然中間隔著幾千裡的路途,但是快馬加鞭,在驛站用換馬換人的傳遞軍情,不到十天就可以抵達。
可如今還沒有任何的訊息,這就意味著十月三十之前,幾路大軍都沒有取得像樣的戰報。
五路大軍歸塞的日子定在了十一月三十日,霍光掐指算下來,最多還有十日,他們就要陸續南返了。
十日,這時間確實是少得可憐了。
霍光又怎麼可能不感到焦慮和緊張呢?
如今在朝堂上,年輕的皇帝表面上仍然對霍光敬重有加,但是霍光卻覺得一日比一日窒息。
現在已經是年末了,朝堂上並沒有太多要處置的重要朝政,霍光就已經感受到了壓抑。
來年開春,新的一年就來了,許多重要的事情就要推行開。
郡國守相的調任升遷,虎符銅節的更換改色,儒家通行經書的裁定,首次科舉考試的實施,太常樂成的貪汙之案,丞相任宮的復職……
這些事情一件件都非常重要。
不僅和霍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更決定著“霍黨”的生死存亡。
如果霍光不能在那之前重新將朝堂上的權力握在手上,那麼天子說不定會藉著這機會,再一次削減霍光和霍黨的實力。
霍光在面子上已經退後太多了,他不能再退了,否則天子、朝臣和霍黨,都會認為霍光窮途末路、油盡燈枯的。
到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像那個安樂一樣撲上來撕咬霍黨。
天子也許會顧及一下霍光的“迎立之功”和“輔政之功”,但是那些想要踩著霍氏上位的人,一個個都已經磨刀霍霍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霍光需要範明友和田順等人,給他帶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看著那陰晴不定的烏雲,霍光從榻上站了起來。
他揉了揉自己痠痛的腰背,走到正堂門下往外看去:屬官吏員仍然各司其職,亭卒力役更是俯首帖耳。
霍光終於覺得滿意了一些,不管尚書署怎麼變,大將軍府沒有變。
這些不曾發生改變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事情。
但是在不經意之間,霍光看到屋簷廊柱和雕花窗欞都有一些腐朽的痕跡了。
細細想來,這大將軍府的前衙和後宅已經有幾年沒有翻新整修過了。
來年,一定要在這大將軍府裡大興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