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5章 皇帝逼退孔安國,一統天下儒經!,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意思。

“孔儒,這《四書章句集註》可還有幾分可取之處?”

“老朽……老朽……”孔安國的喉頭艱難地蠕動了幾次,才皺眉擠出一句話:“精深之至。”

“那可與當世其他學派的經意有重疊糾纏之處?”劉賀再次問道。

“所注之法,開天闢地,老朽坐井觀天,見所未見……”孔安國再次蒼然答道。

“那孔儒是否還疑心《尚書楚氏傳》是從別處移用而來的?”

“老朽……”

這時,孔安國臉上的每一道皺紋都散發著一股衰敗之氣。

在這股衰敗之氣下的籠罩下,他猶豫了許久才說道:“陛下所著《尚書楚氏傳》並非從別處移用。”

此言一出,正堂之內響起了細細碎碎的議論聲,但是僅僅片刻之後就平息了下去。

“孔儒,憑心而論,你以為《尚書孔氏傳》與《尚書楚氏傳》相比,誰更勝一籌?”

本來,應該是要一本一本比經,一本一本投票的,但是劉賀現在不想浪費這時間了。

他要借擊敗孔安國的機會,一舉將拿下石渠閣辯經的大勝。

片刻沉默之後,孔安國似乎下了很大的決定,終於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陛下所注的《尚書楚氏傳》,經意更加磅礴精深,老朽自愧不如。”

孔安國說完這句話,臉上最後的一點神采也流走了。

那本就深邃的皺紋變得無比干涸,沒有任何一點生機。

但是,他也像是卸下了心中的重負,本來有些佝僂的身體,重新站直了起來。

“叔祖!”一臉懊惱的孔霸似乎想要再辯解,卻被孔安國抬手攔住了。

“‘十三經’一出,天下經意一統,乃儒林盛事……”

“乃儒生之幸,乃儒林之幸,乃我輩之幸……”

“我等儒生,自當好好研讀,將其發揚光大,更有能者,亦可在其之上再做新解。”

“陛下所說君子儒及小人儒的論斷,振聾發聵。”

“老朽老了,只能當這小人儒了,若是年輕,也願意再當那君子儒。”

此時,孔安國已經完全卸下了心中的重擔,他向四周沉默安靜的人群隨和地行了一個禮,還有話說。

“諸公還有大好青春,切莫只做小人儒,更要去當那君子儒。”

孔安國說完這句話,再也沒有多言,堂中變得異常沉默安靜。

人們知道這番話的深意:不只向天子認輸,更是支援天子的新政。

君子朋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

孔安國不僅在天子面前低了頭,而且還扶了一把天子,堪稱君子。

劉賀又怎麼可能看不出來這點呢,他已經從榻上站了起來,十分的嚴肅之下,還有七分的敬意。

“陛下,老朽年邁,今日疲憊,不能久待,懇請陛下准許老朽告退。”

“來人,安排乘輦,送孔儒回府。”劉賀莊重地說道。

“諾!”自然有人立刻去處置此事。

孔安國再次向天子行禮,而後就在孔霸的攙扶之下,緩緩地走向門外。

在即將出門的時候,他突然停下來了腳步,轉身向劉賀說道:“陛下,老夫可否帶走一部‘十三經’?”

“朕會派人送到府上的。”

“陛下,老夫不會在長安滯留太久,還請陛下早些送來,老朽路上也得拜讀。”

“孔儒只管放心。”

“謝陛下!”

孔安國走了,石渠閣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在目送此人的背影遠去。

一個時代結束了。

或者說,儒林舊的時代結束了,儒林新的時代也拉開了。

孔安國都認輸了,石渠閣大局已定。

……

而後,各經的比試和投票都成了一個過場而已。

……

申時的鐘聲剛剛敲響,在滿堂山呼海嘯的“陛下聖明”中,“十三經”一統經意,被定為大漢通行版儒經。

七成的人心服口服,三成的人不得不服——這個結果足夠了。

又有哪一次變法能讓所有人滿意的呢?

劉賀看著堂中那百餘冊的“十三經”,心情非常平靜。

形而上的思想阻礙被掃除了,那麼接下來,國家機器就開始運轉了。

“內閣大學士張安世!”

“微臣在!”張安世跪了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