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6章 朕要的新儒家,不只祭孔子,也祭道法墨兵名!,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子新建那麼多的郡學縣校,這讓嚴彭祖、蔡千秋、施讎這些還沒有官職品秩的人看到了當“官”的希望。

六百石也好,二百石也罷,那都是貨真價實的官,也都算是出仕了。

而且,很快就要行科舉制度了,如果不搭上這直接出仕的船,以後再想要出仕就要參加科舉了。

年輕的儒生去參加的話倒也正常,但是小有名氣的大儒去參加那面子上就太難看了一些。

更何況,萬一沒有考上,豈不是更丟人現眼。

畢竟,以後這科舉制要考的都是通行版儒經,他們可沒有把握。

天子今日能給他們這個機會,無異於給他們留了一條活路。

先當六百石的教諭和二百石的教師,以後總能轉任其他官職的。

當下,連嚴彭祖和蔡千秋對天子都感恩戴德了起來。

“以後,這民間的精舍仍然可傳授各傢俬學,府衙不得干涉,然傳授私學時不可攻擊貶損官學。”

“在太學及郡縣庠學之中,則只能教授通行版儒經,不可教民間私學,若有陽奉陰違者,立刻逐出郡學校校,永不得錄用。”

“各郡都尉府增設品秩六百石的讀經御史,專門監察轄下庠學。”

“諸生入學需考試,結業需考試,膽敢徇私舞弊者,定要嚴懲!”

規定的所有懲罰不可謂不嚴厲,尤其是永不錄用,那就徹底斷了出仕的路子,對儒生來說,無異於要了老命。

剛剛才面有喜色的儒生們,此時表情又暗沉了下去,想要吃上這皇糧,只能放棄自己的私學了。

“陛下,老臣還有一事要請奏!”王式站出來請道。

“何事?”

“陛下,所謂名正言順,通行版儒經應該有一個正名。”

“嗯,王傅此言有理,王傅覺得當用何名呢?”

“老臣以為,這十三經既然是由陛下所注,那麼可稱呼為‘聖訓正經’,以此來與其他的儒經做區別。”

聖訓正經,這倒是一個好名字,劉賀當即就同意了下來。

“朕還想在太學再建上一座聖賢祠,用來祀奉天下的聖賢。”

“不只是在太學,在各郡國首縣也要建聖賢祠,惟有如此,方能讓百姓知道何人是華夏的先賢。”

此時的大漢已經有了孔廟,孝武皇帝及歷代先君也曾經祭祀過仲尼至聖先師,但是孔廟自然只祭祀儒家的先賢。

如今,既然提倡的是“百家合流,獨宗儒術”,那麼先賢祠就不應只祭祀仲尼和儒家先賢了,更應該祭祀其他的先賢。

所以,天子一提出這個建議,儒生們一時還有一些接受不了。

可是既然辯經都辯輸了,天子又給了他們吃飯當官的機會,又還能說什麼反對的意見呢?

“聖賢祠以孔仲尼為至聖,為萬世師表,為儒術之源,為百家之宗!”

儒生們鬆了一口氣,天子至少還是先認可樂孔子至聖先師的地位。

已經回到正堂上的孔霸,表情也稍微和緩了一些,微微逼上的眼睛睜開了許多。

“而後,還要在先賢祠中再配享八聖賢……”

八聖賢?

這似乎不是一個小數目。

已經餓得有些精疲力竭的儒生和朝臣們將目光轉向了天子,他們知道這會是今日最後的詔令了。

“一是亞聖,孟子。”

“二是季聖,荀子。”

這二人都是儒學的代表人物,雖然地位不如孔子,但也讓儒家的傳承得以延續。

“三是法聖,韓非子。”

“四是術聖,墨子。”

“五是兵聖,孫子。”

“六是道聖,老子。”

“七是哲聖,莊子。”

“八是儒聖,董子。”

“九是名聖,惠子。”

後加的這七個人當中,僅僅有董仲舒一人是儒家代表,其餘的都是各家各派的代表人物。

一陣騷動之後,儒生們下意識地想要站起來向天子進諫反駁,但是他們卻發現自己的屁股緊緊地貼在了腳後跟上,根本就站不起來。

他們忽然意識到,這儒林的風向變了。

既然現在要奉行的是“百家合流,獨宗儒術”的路線,那麼其他各家的先賢自然也應該納入到儒家當中。

如今的儒家,還是原來的儒家,但是卻又不是了。

就算他們此刻站起來反對,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