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7章 皇帝好手段:堂堂內閣首輔,想讓兄長當個宦官都難了!,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安世以為天子將成為一個仁君,所以才會“張揚”許多,進諫進言也頻繁了許多。
但是沒想到,天子卻越來越像孝武皇帝了。
這讓張安世猛然意識到,不能再像幾個月以前那樣“張揚”了,而是要更小心一些。
……
就這樣,張安世在門前看了一炷香的時間,才逐漸收回了自己的視線。
但是,他仍然沒有抬腳走進去,而是揹著手仔細地聽了聽四周的動靜。
比以前霍光在時,要冷清了許多。
張安世雖然現在也是大將軍,卻不用處理軍務,以後也不用領兵征戰沙場,所以沒有建衙的需求。
因此這大將軍的前衙自然就空了下來,只有十幾個卒役在看管維護。
張安世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如今在這變法行新政的風口浪尖,安靜一些才更好。
這時,張家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奴虞人從門裡跑了出來,迎接自家的家主。
“府君,大府君來了。”虞人恭敬地說道。
“哦?來了多久?”
虞人提到的大府君自然是張安世的兄長張賀。
“已經在書房裡等了一個多時辰了。”
“嗯,去告訴大府君,我用過晚膳之後就去見他,讓他再等我片刻。”
“諾!”虞人恭敬地行了一個禮,而後小跑進了門。
張安世抖了抖袍服上的土灰,終於抬腳從“張宅”的那塊匾額下走進了宅中。
他自然知道張賀的來意,所以匆匆地用過晚膳之後,就來到了書房裡。
張氏兄弟二人對案而坐,先是閒聊了幾句話之後,就直入主題了。
“賢弟,縣官在朝堂上弄出了這樣大的動靜,不會引來什麼動盪吧?”
張賀比張安世大七八歲,因為受了宮刑,所以下巴上只有稀稀疏疏的幾根鬍鬚,看起來比張安世還年輕些。
“兄長放心,縣官行為雖然有一些魯莽,但只是不想讓朝堂上不再出現霍光那樣的權臣。”張安世開導道。
張賀若有所思而又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臉色終於稍顯放鬆了一些。
“前幾日,掖庭令也收到了《衙署會要》,這朝堂的變動實屬不小。”
“縣官要變法行新政,自然要讓朝堂唯命是從,這七八日下來,這朝政好歹是順暢地運轉起來了。”
“這縣官越來越像孝武皇帝了,為兄始終有些害怕。”張賀唯唯諾諾地說道。
“縣官想要比追孝武皇帝,這也是一件好事,也是時候解決西域和匈奴了。”
“說得倒也是,只是這幾日來,為兄時時會夢到父親……他在夢中總讓我兄弟二人小心一些。”
“兄長,我又何曾不是呢?”張安世也嘆氣說道。
“但願大漢能夠太平,莫要再生出什麼事端了,張氏一門也不能再生什麼事端了。”張賀似乎自言自語地說道。
兄弟二人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宅中孩童的嬉笑聲混雜著絲竹管絃之聲傳到了此間,讓他們心思逐漸平和。
片刻之後,張賀欲言又止,臉上盡是猶豫遲疑。
“兄長,有事但說無妨。”張安世主動地問道。
“這……”張賀似乎下了很大的決心,才開口說道,“賢弟莫嫌為兄煩……”
“兄長,我兄弟二人,不必如此多禮。”
“就是為兄改任廟祀令一事,為兄想問問……可有下文……”
張安世又是嘆了一口氣,而後輕輕地搖了搖頭,有些無奈地說道:“兄長,都怪我太猶豫了,此事現在不好辦啊。”
張賀原本充滿期待的眼神暗了下去,今日來之前,他就已經猜到了這樣一個結果。
朝堂變天了,許多以前好辦的事情,現在都不好辦了。
給張賀挪挪位子,這是張安世和張賀在去年大除時定下來的事情。
那個時候,張安世是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是實際上的丞相。
任命一個六百石的廟祀令,不僅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而且還在職責之內,無人可以說閒話。
那時候,張安世只要與總領尚書事丙吉通個氣,就能以尚書署的名義,擬一道命令,發往少府和太常寺。
先解除張賀掖庭令的職務,而後就可以讓他到太常寺上任。
整個過程恐怕只會花費幾個時辰而已。
莫要說不會驚動高高在上的天子,就連其他的領尚書事都不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