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3章 朕等眾儒生來送人頭,久矣!儒林將亡於石渠閣辯經!,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鼎新元年二月初一,未央宮的北門毫無遮攔地大開著,三百兵衛和一千明光卒,嚴陣以待。
此時,雙闕之下,空空如也,連飛鳥都因為懼怕兵卒手中的弓箭,而不敢停下來歇一歇腳。
春和景明,又是一個極好的天氣,但是不知道為何,未央宮的東南西北籠罩在肅殺之氣下。
卯初時分,長安城就比平時要更早地甦醒了過來,所有閭巷的門,在報時鐘聲裡逐一開啟。
以往,總是那些要勞作的百姓們搶先出門,但是今日卻有一些不同。
從閭巷的大門中最早衝出來的,都那些儒生們。
似乎經過了無言的商量一般,所有的儒生們都在沉默中朝著北闕廣場的方向趕去。
綾羅綢緞,粗布麻衣,乘車騎馬,兩腿步行……
不管身份是高是低,他們的目的地倒是一樣的。
沒過多久,北闕廣場就被儒生圍死了。
雖然沒有正月初一放鞭炮那一日的人那麼多,但也已經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了。
在如今的長安城裡,除了北城郭和固定幾處集市可以叫賣商品之外,其餘的地方是不允許行商的。
但是今日,不少機伶的百姓裝來了自己連夜做好的宣餅,在儒生當中小聲地叫賣了起來。
五文錢一個宣餅,比北城郭裡賣的宣餅差不多貴了一倍,放在平日定然會被人罵做奸滑,但此刻人們卻趨之若鶩。
畢竟,儒生今日都是早起的,根本就還沒有來得及用膳,腹中空空,腳下虛浮,莫說五文錢,就是十文錢也要買。
沒過多久,不少儒生就一邊啃著餅,一邊熱絡地攀談了起來,唾沫和餅渣,噴出去幾尺遠,但是聽者也毫不在意。
開始還是簡單的攀談,而後越來越激烈,最終就變成了爭執。
出身寒門的庶族和出生世家計程車族,險些又一次發生衝突。
幸好坐陣指揮彈壓的執金吾安樂當機立斷,派出了巡城亭卒,用防爆盾和包鐵木棍才將他們驅散。
而且不只是驅散就能了事的,有幾十個鬧得過頭的儒生,直接被帶走,押往了右扶風的郡獄當中。
在這一番的整治之下,整個北闕廣場總算是漸漸安靜了下來。
在這之後,巡城亭卒又排成了兩列,在北城廣場上攔出了一條通道,並且順帶著將亂哄哄的儒生分割在了兩邊。
左邊的是出生寒門的庶族,右邊是出生世家大族計程車族:也許用不了多久,就有人用左派和右派來稱呼他們吧。
雖然現場非常熱鬧,但是這些儒生卻不是今日的主角——他們甚至連配角都還算不上,
石渠閣辯經被定在了辰時,大約到了卯正的時候,主角們才陸陸續續地登場了。
一輛輛剛剛漆過的安車從華陽大街上乘風疾馳而來,上面的戳記和旗幟引起了旁觀者的陣陣驚呼。
不管車的速度有多快,也不車上是何人的戳記,在將要抵達北闕廣場的時候,都會不約而同地減緩速度。
他們彷彿都撞到一面沒有形體的牆。
此處當然不可能有牆,他們撞到的也不只是牆……
而是從未央宮那每一塊宮牆、每一處瓦當、每一處飛簷上散發出來的大漢帝王的威嚴。
僅僅只是一刻鐘的時間,北闕廣場上就停了幾十輛大大小小、新新舊舊的安車。
或長或幼的儒生們從車上下來,每一個人都會抬頭看一看那高聳的北闕,而後才忐忑地向未央宮北門走去。
不管一個人的地位有多高,在北闕都要下車步行——除非是得到天子的准許,否則沒有任何的例外。
而上一次能獲得此待遇的還是“亂臣賊子”霍光:那一日從這裡離開之後,他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此次參加石渠閣辯經的儒生總共有十八人——加上天子一共十九個。
因為不少大儒已經到了年老有疾的歲數,所以天子特許每個儒生可以帶兩個子弟或奴僕入宮。
不只是為了讓他們照顧年邁的儒生,也可以讓一些弟子圍觀石渠閣辯經的盛況
不管是主人還是子弟和奴僕,每一個人都要從北闕之間步行入宮。
好在石渠閣距離北闕不遠,才不會讓王式和韋賢這樣的老人受苦。
卯正時分,終於再也沒有一輛車駛來了。
這時,整個北闕廣場再一次安靜了下來。
所有儒生的目光,全部都轉向了雙闕之後……若有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