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0章 恩師竟給朕備好了儒林奇兵!壯哉!朕何懼韋賢老兒?,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各派的儒學最精深者又是何人?”劉賀問道。

“《尚書》博士官如今空缺,而且前後幾任博士官皆出自夏侯氏,前任博士官乃夏侯建,背後的大儒是他的叔叔夏侯勝。”

劉賀聽到此處想起來了,這叔侄二人幾個月前被自己判了徒刑,而後又被自己偷偷贖刑,還跟著王式幫自己校勘經書。

雖然他們還不知道“楚吉”就是自己這個天子的化名,但是贖刑之事也算受過自己的“恩惠”,想來暫時不會反對自己。

“夏侯勝叔侄二人,是否還跟著王傅校勘朕抄墨的那些經書?”劉賀試探著問道。

“那是自然,這已經快半年了,他們未曾出府一步。”王式高深莫測地笑著,似乎知道天子要問什麼。

“那……那朕是否可以認為這夏侯氏不會站出來反對。”劉賀再次問道。

“陛下聖明,正是如此。”王式笑讚道。

“那他們是否已經知道,朕就是經書上的‘楚吉’?”

“陛下交代過,讓老夫不許透露其中的關節,所以老臣不敢向他們透露。”

“好好好。”劉賀有些心虛地點了點頭,少一路敵人,總是一件好事。

如此一來,《尚書》一派暫時沒有太大的威脅。

“《易經》博士乃田王孫,《易經》是後起之學,田王孫算是開派之人,擁躉不算多,他自己就是此派的大儒了。”王式接著解釋道。

“田王孫這個人朕還記得,當日夏侯勝攛掇儒生鬧事,他站在了朕這一邊……”

“後來雖然他是第一個在朝堂上反對朕裁定通行版儒經的人,但似乎也不強勢,朕以為他不會是此次辯經核心人物……”

“王傅,朕猜得是否還有幾分道理?”

劉賀自顧自地分析完了一通之後,看著王式認真地問道。

“陛下又猜對了,數月之前,陛下在朝堂上宣佈裁定經書之事後,正是他派人給天下大儒去信的。”

“如此一來,《易經》這一路敵軍,朕也不需要太擔心,至少不是朕要面對的強敵。”

“正是。”王式摸著自己的鬍子得意地說道,對天子的縝密的心思非常滿意。

“王傅,請接著往下說去。”

“《魯詩》的博士官乃是薛廣德,是老朽的學生,但《魯詩》中還有一個大儒正是韋賢。”王式說道。

“那王傅和韋賢誰更大一些?”劉賀頗為孟浪地笑了一下,開了一個無傷大雅的玩笑。

王式對天子突如其來的孟浪倒也不氣不惱,反而是心領神會地乾笑了兩聲,而後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韋賢師承江公和許生,老臣師承徐生和許生,我二人倒算是半個同窗……”

“若是論做官和名望,自然是韋賢的名望高,畢竟老朽是左官嘛。”王式說到此處時,有些蒼涼又有些欣慰。

開始,劉賀不明白王式為何會出現這矛盾的兩種表情,直到想起了左官乃是諸侯屬官之後,才明白其中深意。

當年學成之後,韋賢直接成為了博士官,留在了長安,獲得了給孝昭皇帝講《詩》的機會,而後平步青雲。

但是王式則去了昌邑國,成為了兩代昌邑王的老師——不僅“荒廢”了日子,更是失去了回到朝堂的機會。

說到底,劉賀父子竟然就是王式治學為官的絆腳石——若不是劉賀承續宗廟,那王式恐怕一輩子都要呆在昌邑那“窮鄉避壤”了。

想到此處,劉賀突然站了起來,拜在了王式的面前。

“陛下……這可使不得!”王式有些驚愕,急忙就要站起來躲閃。

“孽徒劉賀向王傅請罪,昔日荒廢學業,對王傅更是多有不敬,實屬大逆不道,今日向王傅謝罪……”

“請王傅安坐,受朕此禮。”劉賀異常堅決地說道。

年邁的王式聽到這幾句話,原本已經老硬的心猛然抖了一下,一時哽咽,終無以成言,欣慰地點了點頭。

天子果然是長大了啊。

劉賀連拜了三次,而後才在王式的反覆催促之下,坐回了榻上。

“如此說來,這《魯詩》一派,算是朕的大敵了?”劉賀斂容問道。

“陛下莫要著急,雖然老夫的名望沒有韋閣老高,但是……”王式如頑童般狡黠地笑了笑。

“但是老夫教出來的學生比韋賢要好啊!”

劉賀原以為王式又是在寬慰自己,剛想要辭謝,但看到對方的狡黠逐漸變成自得之後,他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