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6章 皇帝要變法,百姓多欣喜;巨室何敢阻,不怕梟首刀?,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三焦急喊道。

“好好好,我先謝過張三哥了,來年的年號是……”周儲壽收起了嬉皮笑臉的表情,鄭重其事地說道:“鼎新!”

“鼎新?”圍觀的百姓們又是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奈何不通文墨,完全不得其法,只得又看向了周儲壽。

“這鼎新取的是革故鼎新之意,詔書上還說了,縣官來年要變法推行新政了!”

“變法?新政?”百姓們仍然懵懵懂懂,被一個接一個的新鮮字眼弄得雲裡霧裡。

“就是說啊,原來的律法成製得改啦,要推出新的律法……比如說原來地租是十五稅一,說不定來年就二十稅一啦!”

“哦!”眾人頓時發出了一聲恍然大悟的聲音,與錢相關的事情,百姓們精明著呢。

當下,立刻就有人開始高喊諸如“新政好新政妙”一類的話,引來眾人愉悅的議論。

“但是如此說來,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從十五稅一變成十稅一。”剛才那個瘦高個的年輕男子抱著手,似笑非笑地說道。

“胡說!縣官仁善,怎可能會做這樣的事情,簡直是一派胡言!”得過天子實惠的孟班立刻站出來,指著年輕人反駁道。

但是孟班這句話卻沒有能說服旁人,人群之中已經有人開始議論起來,表示這變法新政也未必是一件好事了。

這時,看情況不對的周儲壽連連吆喝了幾聲,將眾人的注意力重新聚集到了自己的身上,繼續往後開始解釋。

“縣官在詔書上還說了,變法新政的目的在於富民強漢,就是要讓天下的老百姓更富裕,各位父老只管把心放到肚子裡面去!”

“正是,縣官每月都會在長安城裡施粥,與皇后的大婚也一切從簡,定然是一個明君,怎可能橫徵暴斂!”

“對,縣官還給六十以上的老人發了幾次肉和酒,那錢可都是從縣官的私庫裡拿出來的。”

在關二和張三連續勸說之下,圍觀的百姓們那懸著的心裡終於又放了下去,他們覺得這兩個與天子有來往的人,說出來的話更可信。

於是,他們再看那年輕人的眼神也都充滿了埋怨: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大過年的時候信口開河,不知道是哪家的豎子、哪家的女婿。

而那年輕人對旁人的目光倒是毫不在意,他似乎是為了故意激怒眾人,仍然繼續似笑非笑地說著自己的看法。

“縣官確實仁善啊,可這朝堂之上又不只有縣官一人……”

“天下財物不變,我等尋常百姓得利,富戶巨室就會受損,說不定他們就會縣官的詔令陽奉陰違……”

“到時候,再好的詔令也施行不了,說不定政令出不了未央宮啊!”

青年人說得頭頭是道,沒想到這浪蕩子弟模樣的年輕人,竟然比周儲壽解釋得還要透徹。

“你這說的什麼胡話,這第一道詔書寫死了那麼多大官,足足有萬把人了,還有哪個不開眼的昏官敢反對縣官!?”孟班不屑地說道。

“誰敢反對,這縣官定能有辦法制得住他們,朝堂上的人再惡再狠,難道還比霍光狠霍光惡嗎?”張三也再次扯著嗓子大喊道。

“正是,難道他們就不怕那砍頭梟首的刀嗎!”關二捋長髯說道。

一時之間,圍觀的百姓們又開始議論起來:大家都想知道這縣官到底要變什麼法。

當議論爭吵的聲音越來越嘈雜時,人群外突然有人用力地咳了幾聲,緊接著就有人喊了起來:“許使君來啦!”

不多時,人們讓開了一條路子,暴室令許廣漢在眾人的注目下,氣定神閒地走到了告亭下。

圍觀的百姓對許廣漢很敬畏,不僅因為他有官身,更因為人們聽說他的小女歪打正著地嫁給了一個宗親:還是一個可能被封侯的宗親。

那豈不是天子的親戚,許氏的祖墳恐怕生髮了十餘倍不止啊。

“本官剛才已經聽到各位鄉黨的議論了,天子要變法行新政,目的是富民強國,我等只要聽命就可以了,不宜說得過多。”

許廣漢在未央宮自然是一個小角色,但在這平安里卻是一個大人物。

他揹著手說這些話的時候,所有人都恭恭敬敬地看著他,讓他很是受用。

“縣官雖然仁慈,但是鄉黨們平日也不可胡言亂語,以免留下了把柄。”

因言獲罪的事情不多,但禍從口出的事情也不少,剛才說得最歡的那幾個人已經閉上了嘴。

“天色已晚,趕緊散了吧,家中的老小還等著你們回去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