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7章 長安人過除夕:死囚與朝臣、貧戶與巨室、百姓與帝后!(上),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元鳳七年的最後兩日,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滑過去了,長安城裡沒有再掀起更大的波瀾。

幾處監獄裡,仍然關著許多與霍光有牽聯的人。

雖然他們還活著,但命運卻已經定了下來,而且再也沒有更改過來的可能了。

今年,天子體恤朝臣,特意早早地下了詔令,從除夕到正月初七,大小朝臣全部賜假八日。

除了執金吾、南北軍和巡城亭卒這些要緊的衙署,要輪流上差外,所有官員均可不署政事。

所以,這獄中要殺要流放的人,就只能留到年後再處置。

天子還特意下詔,讓各獄令獄卒給足囚犯酒食,已經算是格外仁慈了。

大小官員要過年,平民百姓要過年,人犯死囚也要過年。

與孝昭皇帝有關的最後一個大除,終於在複雜的氣氛中來了。

……

元鳳七年大除戌時,尚冠裡光祿勳寺後宅,燈火通明,絲竹悠悠,比往年還要熱鬧許多。

此時,住在光祿勳寺後宅的,仍然是張安世一家。

雖然張安世現在已經是大司馬大將軍了,但是還沒有搬到大將軍府的後宅去。

按照大漢以往的成制,一個官員的職務發生變化之後,就要搬到相對應的府衙的後宅去居住。

但今年像張安世這樣的特例不少見,歸根結底,是三公九卿乃至長安官場來了一次大洗牌,要搬家的朝臣實在太多了。

所以,天子特許他們先在原來的衙署後宅安生地過完年,之後再搬家。

除了體恤下情之外,天子也許還有另一層考量:那些空出來的宅院,都是罪臣所住,先空幾天除除晦氣會更好。

這讓張安世稍稍鬆了一口氣,要是立刻搬進霍宅,他的這個年恐怕都過不安生了:據說那裡的井底盡是冤魂啊。

今夜,在張宅過大除的人不少,正堂上一共坐了有二十餘口人。

上首位是張安世夫妻、張賀夫妻和天子婕妤張安君——這是她最後一次在家中過大除,以後再回來就要獨坐首席了。

坐在下首位左右前排的是張延壽兄弟三人,和他們各自的親眷。

長子張千秋和小子張彭祖已經成親,並各有子嗣;二子張延壽已經與宗正劉德之女劉蘭芝定親,來年就成婚。

再往外的兩側榻上,則坐著一些依附著張安世和張賀生活的族親。

喝過幾杯酒之後,滿臉通紅的張安世看著其樂融融的一大家子,心滿意足。

張家總算是熬過了這兇險的幾個月,而且還有所生髮,又怎能不高興呢?唯一讓他擔心的是張安君的病。

因為是家宴,又沒有外人,所以來往敬酒和起坐祝詞都很隨意,暖意融融的正堂上時不時就傳來愉悅的笑聲。

身為家主,張安世不失威嚴而又遊刃有餘地主持著大局,盡顯儒雅沉穩的家主風姿。

對所有的晚輩和遠親都說過祝詞之後,張安世就在就舞樂的遮掩下,就與身邊的兄長張賀低聲攀談了起來。

“兄長,這過完了大除,你我兄弟二人就又老了一歲,可都要好保重身體。”張安世笑著道。

“我只是區區的掖庭令,閒得很,你卻是大司馬大將軍,身負重任,更要小意。”張賀回道。

“兄長想不想換個差事,這掖庭令終究還是太辛苦了一些。”張安世眯著眼意味深長地問道。

“這、這好換嗎,我是刑餘之人,任職多有限制?”張賀仍是有些熱切地問道。

“太常寺中的廟祀令一直都由內官擔任,兄長倒也適合,只是品秩任為六百石。”

“如此最好,能清閒些便可,那就有勞賢弟了。”

“你我兄弟二人,不需如此客氣,只是彭祖來年就要入宮當天子郎官了,兄長還是要盯緊一些,莫讓他再與劉病已來往了。”

“此事我曉得輕重,已經與他說過其中的利害了,他知道該如何做。”

“嗯,這樣最好,我等終究是老了,要為後人考慮了。”張安世捋著那一小把山羊鬍微微點頭道。

“安君的病如何了,她又何時進宮?”張賀看向了坐在另一側的張安君,小聲地問道。

“身子骨好一些了,但還沒痊癒,恐怕要再調養一段時日,進宮的日子定在上巳節,和蔡婕妤一道進宮。”張安世道。

提起自己的妹妹,張安世和張賀都有一些憂愁,不約而同地看向了面有病容的張安君。

“不會落下什麼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