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8章 陛下的鐵鏈,勒住老夫的脖子了!(求訂閱),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霍光長嘆了一口氣,那場已經過去了五六年的朝堂之爭,在他的腦海中閃過。
那時,上官桀和燕剌王劉旦屢次上書汙衊霍光有罪,孝昭皇帝非但不信,反而越發親近霍光而疏遠上官桀父子,這為霍光後來發兵平叛埋下了一個伏筆。
“夫人,那時的孝昭皇帝信任老夫,而如今的天子不站在老夫這邊。”
是啊,現在與那時最大的不同,就是天子的大義並不在霍光這邊。
當年,一邊是燕剌王旦加上官桀再加桑弘羊,另一邊則是霍光。
最後霍光能夠取勝,最大的因素就是孝昭皇帝無條件地信任霍光,著就讓霍光有了大義,可以用大義來調動大漢帝國的力量。
有大漢帝國在霍光店的身後,上官桀和上官安父子再如何密謀,也不過是蜉蝣撼樹罷了。
但是現在的情形卻與當日的情形徹底反了過來。
拋開民心向背不談,蔡義和張安世等人的身後有天子“撐腰”。
自己這個大漢頭號的忠臣,只能處於下風。
這就是霍光越來越覺得窒息的根源。
“夫人,如今看起來,是老夫錯看了縣官。”
“你我原以為縣官只是一時糊塗,才做了這個錯事,但實際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縣官恐怕不會在一朝一夕就能悔過。”
這簡單的道理,霍光一旦點破,霍顯又怎麼可能聽不懂——天子就算是被奸臣蠱惑,那也是發自於本心。
“夫君,要不要派人給禹兒他們送信……”霍顯顫著聲音問道。
霍光轉過身來,用深邃的目光看著霍顯。
這些話,任宮前天就說過一次。
直到今日,這個提議,霍光仍然不敢想。
而且,這又過去了兩天的時間,大軍更是不知道在大漠裡移到了何處。
就算想要送信,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算信能送到,也是遠水接不了近渴。
一切都順利,距離長安最近的田順所部,最快也要一個多月後才能返回長安。
可要是不順利的話,此舉會引發許多的惡果。
軍合力不齊,這是兵家的大忌。
只要有一路大軍擅自撤退,那就有可能打亂整個北征匈奴的方略,進而引發不估量的後果。
這樣的教訓,在大漢帝國不只一次地發生過。
“老夫已經想過了,不能如此行事。”
“可是,明友和禹兒不在長安,夫君恐怕難以讓縣官醒悟啊。”霍顯說道。
“夫人放心,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用不了幾日,幾路漢軍的捷報就會從前線穿來……”
“到時候,即使這大軍尚未回朝,仍然可成為老夫的助力……”
“那時候,大漢百姓自然就會知道誰才是朝堂上的棟樑。”
“所以,捷報傳來之日,就是縣官來認錯之日。”
“更何況,老夫是大漢的忠臣,又未曾做過任何有損大漢的事情,縣官殺不了我。”
霍光雖然有一些專橫跋扈,但是對大漢卻沒有絲毫的虧欠,是朝堂上第一忠心的朝臣和功臣。
無故誅殺朝臣,這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天子不敢這麼做的。
“那夫君的意思,我等還要繼續等下去嗎?”霍顯有些不滿地問道。
遲則生變,等下去變數實在太多了,可如今除了等之外,霍光似乎做不了太多的事情。
“明友他們在立下的戰功越大,縣官對老夫的仰仗就越大,霍家就不會有危險。”
看到霍顯還想要發問,霍光又接著說道:“夫人且寬心,此事不必再多言了,老夫自有主張。”
霍光說話的語氣很是強硬,霍顯雖然想要再勸說幾句,但是已經沒有開口的機會了,只能失魂落魄地點了點頭,目送霍光向正堂緩緩走去。
霍顯在年輕的時候,見過太多悲歡離合了,讓她對災禍有一種敏銳的洞察力。
現在,她已經感覺到,一場災禍正逐漸來到了霍家的上空。
可是,她只是一個婦道人家。
雖然能在夫君的身後幫著出謀劃策,但是如果男人真的傲慢起來,她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
如今,自己的夫君就是如此——即傲慢又固執,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雖然霍光剛才說的頭頭是道,但是霍顯卻始終覺得有一些不放心。
不能讓夫君在這錯得離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