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章 昌邑國官場變天了,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安樂相可是被殿下逼到了牆角了。”

甄否年齡還不到四十歲,腮下留著的那一撮山羊鬍讓人看起來非常幹練。

他說的這兩句話意有所指,似乎對安樂有些不滿意。

“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這昌邑國的官場也要換換天了。”陳修這個法曹史居然也跟著“抱怨”了起來。

“是啊,安樂相仁慈確實是仁慈,但是對待屬吏未免有些縱容過頭,不知道多少犯錯的屬吏被放了一馬。”甄否說這番話的時候,眼中似有不忿。

“可能安樂相想得一個循吏的美名吧。”

陳修這句話一出口,兩個人就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似乎有一些嘲弄的意味。

循吏和酷吏並無優劣之分。前者強調道德教化,是儒家的信徒;後者強調律令法治,是法家的擁躉。

兩者一陰一陽,缺一不可,但是循吏的名聲更好,也很容易獲得縣官的褒獎,自然很多人都想把自己包裝成循吏。

而陳修和甄否顯然是酷吏的代表人物,對安樂有所不滿也是正常的。

“不過要我說,這殿下真是個妙人,平時看著狂悖無狀,沒想到卻逼得昌邑相大開殺戒,真是誤打誤撞。”甄否言語中有些感嘆。

“甄兄有沒有想過一件事情。”

“何事?”

“也許,這殿下不是誤打誤撞的呢?”

“陳兄請指教。”甄否是昌邑縣的縣令,是沒有“資格”參加每月十五在王宮召來的賢良會議的,所以對劉賀並不是那麼瞭解。

“殿下與以前的殿下不同了,他待宮中的奴僕僱工都非常和善,並不像不知輕重的人,鬧出難麼大的動靜,恐怕不是一時興起。”

陳修和甄否都還很識趣,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再往下說了,所以閒話說到這裡也就打住了,因為再往下說恐怕就容易授人口實了。

“罷了罷了,這些都是比兩千石和二千石的上官們該想的事情,你我兄弟二人做好手邊的事情就罷了。”

“正是正是!”

兩人打了一陣哈哈,才開始聊起了今日的正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