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章 人犯就在堂下,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安樂相是循吏不假,但是他只要生在大漢,就不可能超越這個時代的侷限性。
讓百餘個布衣百姓就走進相府,別說在昌邑國是頭一遭,在這大漢恐怕也是頭一遭。
“殿下,這恐怕不妥吧,相府乃國之重地,任由這無關人等隨意出入,有失威嚴。”
“他們不是無關人等,是寡人自訴的證人,大漢律令中有規定證人不許上堂那?”
“這倒沒有。”安樂相有些洩氣地說道。
“法無禁止即許可。”劉賀這句話說得通俗易懂,安樂也覺得耳目一新,雖有一些不妥,但是也無法反駁。
最後安樂相只得答應了下來,派人去引導這班重要的“證人”。
三去其二,相府門口終於冷清了一些。
“殿下,這剩下的人呢?”
“安卿是昌邑相,自然由你來決定。”
“諾,殿下稍等,下官去去就回。”
安樂相派人召來了府內的兵卒,開始驅散那些百姓小吏。
然後似乎用處不大,人們滯留在門前的街道上,逡巡不願離開。
安樂相可以用更粗暴的方式趕走他們,但是劉賀就站在旁邊揹著手看著,這讓他無從下手。
安樂相是這昌邑國的實權人物,但是他總不能與昌邑王撕破臉皮。
最終,安樂相還是走到了劉賀的身邊,用有些諂媚的語氣說道:“殿下,這百姓不願意離開,殿下能否勸勸他們。”
“這是自然。”
劉賀說罷,氣定神閒地又往回走了幾步。
圍觀的人群看到劍眉朗目的劉賀,議論的聲音都逐漸平息了下來。
“諸位鄉梓父老,寡人乃昌邑王賀。”
圍觀的人烏泱泱地跪倒了下去,高呼著就向劉賀問安。
“平身。”
眾人猶豫了一下,終於又站了起來。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想比大家手裡都有忙不完的活計,應該趕緊去忙。”
“大家關護寡人的心意,寡人心領了,在此謝過大家。”
劉賀說罷,朝著人群的不同方向行起了禮。
這讓人們頓敢受寵若驚,有人就又要跪了下去。
“誒,大家不要多禮,否則就沒有個尾了,大家聽我一句勸,趕緊散了吧,昌邑相會給寡人一個說法的。”
劉賀這幾句話說得很樸實直白,但是卻也說到了大家的心坎裡,人們又駐足了一會兒,終於三三兩兩地散去了。
沒過多久,這相府門口終於又重歸寂靜與威嚴了。
那如臨大敵的兵卒和額頭是汗的安樂終於也是鬆了一口氣。
“殿下愛民如子,下官傾佩不已,慚愧慚愧。”安樂邊擦汗邊說道。
“安卿,你看這些百姓也都是通情達理之人,只要把他們作和你我一樣的人來看待,他們自然會信任你我的。”
“殿下教誨,謹記心間,永世難忘。”
“走,我們進府吧。”
“唯!”
沒過多久,劉賀和禹無憂在安樂相的引導之下,來到了正堂前的院子裡。
戴宗已經提前把證人帶到了這裡,此時都整齊地坐在地上。
劉賀只是與他們在眼神上做了一個交流,就匆匆來到了堂上。
可剛進這正堂,安樂相又遇到了一個難題。
正堂自然有正位,按理來說應該是安樂做的,可是今日殿下來了,自己總不能讓殿下坐在下手吧?
“安樂相,寡人不是來做客的,而是以昌邑人的身份來自述的,你繼續坐你的位置,寡人就坐下首。”
“這……”
劉賀沒有給安樂再推諉的機會,帶著禹無憂就坐在右手邊。
安樂看勸說無果,只得有些尷尬地在正位上坐下了。
可這終究不合禮制,安樂所做針氈。
“安樂相可看過寡人的自述了嗎?”
“看過了。”
“對寡人所陳之事是否已經瞭解?”
“殿下狀告田不吝貪墨王宮錢糧,下官已經清楚明瞭。”
“寡人認為那都是田不吝擅自做主,暗中所為,定與安卿無關,安卿倒也不用多慮。”
劉賀這是把安樂從整件事情裡摘了出去,安樂只能對劉賀的信任表示感謝。
“那麼,安樂相就開始審案吧。”
劉賀一句接一句地說著,完全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