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章 昌邑國少年郎,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走出前院以後,馬延壽詢問劉賀想要去看哪一個坊。

劉賀並沒有直接給出回答,而是反過來向馬延壽問道:“馬使君,你能和我說說這工官裡一共有幾個工坊,又分別是哪些工坊嗎?”

“各個郡國因為物產不同,所以工官裡設定的工坊也不盡相同。”

“像我昌邑國的工官,有制漆坊、製陶坊、木器坊和制弓坊,每個坊都由一個嗇夫主持,人數不等。”

前三個工坊劉賀不用聽也能猜到是做什麼的,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大漢尋常百姓用得到的物件,讓他沒想到的是軍隊使用的弓弩竟然也交由工坊來操持。

劉賀看過很多書,腦子裡能記住的東西很多,但是大漢距離他生活的時代實在太久遠了,很多記載都語焉不詳的,所以劉賀也就只能知道一個大概,甚至只聽說一兩個詞。

就拿這工官來說,劉賀知道有這個衙署的存在,但是工官具體如何運作的,那是一概不知,所以也就只能自己一字一句地問了。

“這兵器也是由工官來負責督辦嗎?”

“這個就要看怎麼說了,其實是由鐵官來造鐵件的部分,由工官來造竹木等其他部分並且最後拼合到一起。”

“看來,這鐵官其實也應納入工官之內的,否則難免有配合不當之處。”

一直唯劉賀命令是從的馬延壽這次沒有說話,只是打了個哈哈就滑了過去。

原因無他,鹽鐵專賣是孝武皇帝定下的國策,經過鹽鐵會議的風波之後,當今縣官也仍然在實行,這不是他一個小小工官可以置喙的。

或者說就連劉賀這個諸侯王都沒有資格評價,或者說就算評價了又有何用處呢?

劉賀自然看出了馬延壽在這個問題上的迴避,也沒有繼續追問,就把話題引到了一個新的方向上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