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5章 若戰死,汝父母,朕養之(求訂閱),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次小朝議,不談其餘的事情,只談軍務

直到此刻,霍光才將大軍的進兵方略在朝堂上公佈了出來。

和劉賀猜得一樣,十五萬大軍分五路向匈奴進軍。

五路大軍從酒泉到雲中的一千多里的國境線上,同時對匈奴出擊:位於最西面的趙充國所部距離最東面的韓增部所部,相隔三千里。

為了保證這五路大軍能夠同時對匈奴發起突然的進攻,所以距離長安最遠的趙充國所部最先出發,其餘幾路大軍再陸續出發:越靠西的大軍,出發越早;越靠東邊的大軍,出發越晚。

每兩路大軍之間,出兵的日子大約間隔三四天時間。

因此,這五路大軍總計十五萬人,要全部從三輔地區開拔出去,就要用上半個月的時間。

而要抵達出兵的各郡,行軍距離最點的韓增所部也要花上六天的時間。

抵達邊郡的各路大軍不可能立刻出擊,至少要休整三日以上。

因此,大軍出征的日子是九月二十,而對匈奴發起總攻的日子則定在了十月初六。

最先出發的是趙充國部,最後出發的是韓增部,而霍家的子侄輩大多數都範明友部和天廣明部,他們分別在九月二十三和九月二十六出發。

按照原定的計劃,各路大軍不管是否取得戰果,兩個月之後,也就是十二月中旬之前,必須要陸續撤回大漢境內。

然而,恐怕根本不需要等那麼久,這場戰爭就會結束了。

在一望無際的大漠之上,打戰講究的就是一個一個直來直去,速度和勇氣最為重要,而爾虞我詐反而沒有了那麼多的用武之地。

搜尋,發現,追擊,交戰,撤退……整個過程簡單而粗暴。

劉賀現在還沒有資格插手此事,讓他與這場戰爭直接相關的,就是那二十個隨常惠出征的昌邑郎。

今日,霍光在朝堂上氣宇軒昂,徹底蓋過了天子的風頭。在他的心當中,這場聲勢浩大的戰爭將是霍氏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霍光帶領大漢重新在西域贏得尊重,霍氏子弟將會在軍中大放光彩,霍成君會在大軍凱旋之後入主未央宮椒房殿……

到那時,霍氏將會與大漢徹底地繫結在一起。

但是,當霍光站在宣室殿中接受朝臣的膜拜時,始終面帶著微笑的天子,卻用一種頗為玩味的眼光看著霍光高大的背影。

在你的心中,這是霍氏再次登高的,但是在朕的心中,也是朕登高的。

……

小朝議結束之後,整個長安城及大漢朝堂就圍繞漢軍出征的事情,高速地轉動了起來。

九月初十,出兵地點遠在酒泉的趙充國所部率先出發了。

長安城中並沒有設定太多的軍營,也不可能容納下十幾萬人的軍隊。

因此每一路軍隊並沒有完全聚集在一起,而是分散在長安城、三輔和附近的陵縣。

這些軍隊會一部一部地出發,在一路向西的路上不斷匯聚集合,最終形成一支數萬人的騎兵大軍。

這樣的大軍,不只一支,而是有五支。

為了避免霍光起疑心,劉賀並未提出要去送一送趙充國——而出兵這幾日的勞軍賞賜,也是霍光去代勞的。

劉賀來到長安之後,並不算安分,搶了霍光的不少風頭,這半個月,終於讓霍光重新走到了長安的臺前,成為了朝堂矚目的核心。

雖然劉賀不能出城門相送,但是他在趙充國出城的那一日,仍然帶著禹無憂和戴宗來到了北闕之上的丹墀之上。

雖然沒有帶酒,更沒有準備三牲太牢,但是劉賀仍然面朝西城門的方向,久久地站著,平視著遠方。

在城牆、平原和高山之中,劉賀只能看到一道細如黑線的印記。

那應該就是出征的漢軍了吧。

雖然看得不真切,但是劉賀似乎看到了一張張質樸的大漢好男兒的臉龐。

不知是誰家的兒子,不知是誰家的丈夫,又不知是誰家的老父——不求凱旋,但求平安。

劉賀就這樣在越來越烈的秋風中,一直站了整整半個時辰,當那條黑線徹底消失在地平線上之後,他才抬手擦了擦被風沙吹得生疼的眼角。

“陛下,柳相他們來了。”戴宗在劉賀身後輕輕地說道。

劉賀轉過身,看到排成兩排的昌邑郎們。

一共二十個人,為首的正是那個差點一箭射死劉病已的柳相。

劉病已應該已經見識到了西域的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