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6章 皇帝遠迎,來了就是長安人(求訂閱),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路無事,沒用太長的時間,劉賀的天子車仗在羽林郎和昌邑郎的護送之下,就來到了城門外。

此處的城門司馬和亭卒看到天子車駕到來,本想立刻封鎖城門,將進出的官道全部都關防起來,不讓百姓靠近。但是劉賀斷然阻止了他們,雖然從城門進出往來的百姓和官吏都並不多,但是一旦關防,仍然會給他們帶來不便,沒有必要造成這樣的不通暢。

以民為本,要從那一件件的小事做起,爭當仁君,更要從一件件小事做起。

天子車仗停在了城門外那條筆直的官道旁,路過的行人分分側目,雖然幾百羽林郎已經在車仗四周圍成了一個圈,但是仍然有好事之徒想要看個究竟。

直到羽林郎微微亮出了刀刃之後,這些人才知知趣而退。

在羽林郎之內——劉賀的身邊,是十五個昌邑郎,他們是劉賀最信任的兵力。

劉賀站在安車上,墊著腳尖手搭涼棚舉目遠眺,迫切地想要早點看到故人的身影。

心中所急所盼,猶如萬馬奔騰,不可停歇。

鄰近午時的時間,一隊緩緩前行的人馬終於不急不慢地從東邊移動而來。

“看,陛下,有人來了。”禹無憂搶先喊道。

“朕看見了。”劉賀笑著說道。

看著那綿延了百餘丈的車隊,劉賀非常愉悅,彷彿看到了幾個月之前自己來長安時的場景。

為了把這些“家當”帶到長安,劉賀可是花了不少的功夫啊。

“禹卿,到了之後暫時先將他們安頓在昌邑邸裡,等朕將參與朝政的事情與大將軍全部商議好之後,再給他們安排最終的去處。”

雖然劉賀拒絕了樂成重修昌邑邸的要求,但是這個精明的官員還是對昌邑邸稍加整修一番,至少是一個可以暫時讓這些昌邑人落腳的地方。

“諾。”

……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那慢悠悠的隊伍終於來到了城門外。

剛才禹無憂自然已經派人前去通傳,告訴他們天子正在等候,所以剛車隊距離天子所在還有幾丈遠的時候,騎著馬在整個隊伍最前面的戴宗,立刻就舉起了手中的一面旗子,高聲地喊道:“停!”

“停!”

“停!”

……

這個字被一聲聲傳遞了下去,得到號令的隊伍逐漸停了下來。

馬上車上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全部都斂容站好,朝著天子車仗的位置,整齊地拜了下來。

“吾等問皇帝陛下安!”

聲音雖然並不整齊,但是那熟悉的昌邑國特有口音卻讓劉賀倍感親切。

站在車上的劉賀很想立刻就衝到人群當中去,問一問王式,問一問孟班,再問一問其他人……問問他們這幾個月來,在昌邑國過得如何。

但是劉賀此時是天子,所以身不由己,有了很多的限制,他壓制著自己的激動,對身邊的禹無憂說道:“禹卿,傳朕口諭,讓戴宗等人先帶其他人去昌邑邸安頓,先把王傅找來,朕現在就要見王傅。”

看到禹無憂似乎有所猶豫,劉賀又接著笑道:“你且放心,劉病已的事情已經過去了,朕不會怪罪王傅的。”

“陛下贖罪,是微臣妄自揣測了。”

“去吧,把王傅請過來。”

“諾!”

禹無憂立刻走了出去,將天子的口諭傳給了戴宗和王式,所有人對著天子車駕的方向,又行了一個大禮之後,才再一次上馬出發了,緩緩地走進了城門。

和幾個月前的劉賀一樣,眾人在從城門下穿過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抬頭看向頭頂的門洞,口中嘖嘖地發出感嘆。

“爹爹,這城門也太大了吧,起碼是咱們昌邑國西門的兩倍。”孟班的小兒子孟星抬頭看著,脖子都快要坳斷了,更是發出了一聲感嘆。

“這是自然,這裡可是長安,哪是昌邑城那種窮鄉僻壤可以比的。”孟班小心翼翼地趕著馬車,頗為自豪地說道。

“爹爹,從今之後,我們就要在這長安城裡住著,再也不走了嗎?”孟星問道。

“是啊,縣官都在這裡,而我們可是縣官僱來的人,不在長安住著還能去哪裡,恐怕有些年頭不用回昌邑國咯?”

孟班頗為得意地說著,幾個月前那與天子相遇的一幕又在腦海中閃過。

這恐怕是他這輩子最大的一個機遇了。機遇就在眼前,怎可以不把握住呢?

“可家裡在昌邑縣的宅子怎麼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