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5章 朕要給霍光送殺人的好刀(求訂閱),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裡試過了嗎?”劉賀向謝朗問道。
“試過了。”
“結果如何?”
“十把新刀對十把舊刀,新刀二次有缺口,舊刀八次有缺口。”
“另外,用了這炒鋼法,產鋼的速度要提高五成,所產的鋼為上乘,如果假以時日,速度和質量,仍然可以提高不少。”
劉賀點了點頭,將環首刀放回了案上,能達到這個效果,足夠劉賀在明日的朝議上拿出來用了。
“好,明日小朝議,朕要給大將軍看看這些新造的環首刀。”
這些刀可以殺匈奴人,說不定哪天也會砍到霍光的脖子上。
……
翌日的小朝議上,朝臣們的討論幾乎全部都和不久之後即將要出征的事情有關。
這種重要軍國大事,劉賀這個天子能發言的機會不多,但是他仍然聽得極其認真。
距離大軍出征,還有大概二十日,出征前所有的準備,全部都做好了。
在朝堂各個府衙上上下下的通力合作之下,漢軍蓄勢待發。
這一戰,霍光拿出了大漢積攢多年的家底。
倒不是人,而是戰馬。
幾十年前那場漠北之戰後,大漢開始採取守勢,不僅是因為要休養生息,更因為戰馬的損耗過大,再也難以組織起一支龐大的騎兵隊伍。
相對於士兵來說,戰馬更容易出現損耗。
人受傷了,尚可以養傷。
馬受傷了,就只能等死。
沒有了戰馬和騎兵,想要在對匈戰爭中取得優勢,是絕對不可能的——不要說優勢,均勢都不可能。
以快制快,是目前降伏匈奴的唯一辦法。
經過十幾年的修生養息,大漢糧倉當中不僅存滿了糧食,更是在三輔和邊郡積累了大量的戰馬。
這些戰馬,足夠用來打這一仗了。
劉賀聽得很仔細,那些與戰爭有關聯的內容,讓他心中暗暗吃驚。
霍光治理朝政是一把好手,否則不可能積攢起如此多的馬匹和糧草。
大司農、諸將軍、三輔長官分別向霍光上報各項事宜……霍光則站在堂下居中指揮,鎮定自若,宛如大漢帝國真正的主宰者。
小朝議持續了兩個時辰,終於來到了尾聲——這是劉賀的時間了。
這時間雖然垃圾,但是劉賀也借勢做了不少事情。
一陣有些尷尬的沉默之後,霍光終於是轉向了天子。
自從門下寺開衙之後,這幾次小朝議,天子都異常安靜,很少在朝議上說話,這讓霍光非常滿意,對霍顯的這個提議,他是更多了一分認可。
看來,給天子找一些事情來做,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但是,霍光還是要給天子足夠的尊重的。
“陛下,九月初十,是大軍出征的日子,距今日已經不遠了,陛下可有什麼旨意?”
你霍光把話都說完了,還要讓朕說什麼。
心中雖然這樣想,但是劉賀從榻上站了起來,朝前走了幾步,來到玉階之前。
“仲父和諸位愛卿,這軍國大事,都有仲父操持,更有諸卿襄助,朕很放心。”
“今日議論的是大軍出征之事,朕不懂軍務,本不應該發言……”
說到此處的時候,一些機敏的朝臣聞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本不應該發言,那就是還要發言咯?
一眾朝臣,袞袞諸公,連同霍光在內,全都抬起了頭,看著天子。
“但是朕有一物,想給諸卿看一看。”
劉賀說完,拍了拍手,對身側的禹無憂說道:“讓昌邑郎把東西抬進來。”
“諾。”
禹無憂領命而去,跑出了殿外。
片刻之後,四個昌邑郎就抬著兩個木頭箱子走了進來。
這是昌邑郎第一次出現在宣室殿朝堂上,許多朝臣才第一次發現,那些與天子同時來到長安城的昌邑少年郎,此刻穿上鎧甲,配上刀箭之後,居然隱隱有了精銳之師的氣勢——至少看起來,不比期門郎和羽林郎弱。
人人都知道昌邑郎馬上就有三百人了,如果都是這副模樣,那麼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戰力。
隨著禹無憂一聲令下,昌邑郎將箱子放在了地上。
一陣鐵器和鳴的聲音傳了出來。
讓殿中那些久居沙場的宿將們為之一震。
這箱子裡,似乎是——兵器?
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