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6章 刺殺朕之人,乃丙吉也!(求訂閱),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翌日,未央宮的前殿之外的丹犀上,四十多歲的光祿大夫丙吉,正在有些焦急地來回踱步。
此刻,他心中頗為踟躕,不知是接下來的這一步該怎麼走。
昨日晚間,散朝之後準備離開光祿寺的丙吉,被他的上級光祿勳張安世攔了下來,長談了一番。
談話的內容讓丙吉猝不及防。
他沒有想到,當今天子竟要讓自己出任新設定的科舉大夫,來掌管新設的科舉室。
這是一件大事,天子為何會想到自己呢?
“丙公,縣官說你為人公正不阿,學識卓著,最適合出任此職務,明日一早,你就去宣室殿見縣官,領詔行事吧。”
這是張安世昨夜對丙吉說的最後一句話。
就是這一句話,讓丙吉從昨夜一直惶恐到此刻。
雖然心中惶恐,但是丙吉不能在張安世面前公然違抗詔令,所以今日早早地就來到了未央宮。
可是此刻站在前殿之外,丙吉卻又猶豫了起來。
宣室殿,是不能不去的,但是去了之後,如何面對天子呢?
按理來說,丙吉是臣子,天子下詔,自然應該毫不猶豫地去面聖。
更何況,天子有重用自己的用意,去了就能飛黃騰達。
不知道是多少朝臣夢寐以求的事情。
但是,在朝堂之上,丙吉要的並不是飛黃騰達。
因為他實在沒有顏面去面對天子。
這幾個月來,他做的一些事情,已經是對天子不忠了。
此刻如果裝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在他的良心上是無論如何都過不去的。
進退維谷,就是丙吉當下的局面。
雖然長安此時已經開始入秋,但是天氣並沒有一涼到底。尤其是這雲高天清的日子,日頭比盛夏更曬。
明晃晃的日頭照射著大地,讓丙吉覺得脊背發燙。
他又抬頭看了看,只覺得那團火球猶如一隻眼睛,審視著丙吉的五臟六腑。
新君登基之後,丙吉似乎波瀾不驚,但是卻心潮澎湃。
從充當迎駕使去昌邑縣迎立天子開始,丙吉其實就一直處於一種矛盾之中。
一方面,他知道從宗法制來看,當今天子更應該入嗣宗廟;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更希望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劉病已,能有機會入嗣宗廟。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丙吉做下了那件大逆不道的事情。
輔佐劉病己登基大位,不僅是因為丙吉和劉病已有感情,更因為丙吉認為巫蠱之亂是一場冤案。
既然是冤案,就應該平反。
只不過,身為光祿大夫的丙吉沒辦法將巫蠱之亂直接翻案,就只能先想法設法讓劉病已入嗣宗廟,然後再給巫蠱之亂翻案。
丙吉想為廢太子翻案,為的不是功名利祿,他甚至連廢太子也沒見過幾面。
所以僅僅只是出自一份公心。
但是,縱使在迎立昌邑王的時候,來了奮力的一擊,但是仍然沒有成功。
這幾個月,丙吉只能在朝堂上蟄伏下來,看著昌邑王登上了帝位。
這幾個月一件件事情看下來,他不得不承認:天子是一個好皇帝,甚至有可能成為大漢最好的皇帝。
至少,也要比那喜歡走狗鬥雞的劉病已,要更適合當皇帝。
所以,丙吉明白自己做了一件錯事。
可覆水難收,縱使知道錯了,也沒有回頭的機會了。
輔佐劉病已上位,已經成了水中泡影。
那麼為了不成為一個朝三暮四的人,丙吉自然不應該在天子面前嶄露頭角,博取信任和重用。
為此,哪怕丙吉在給孝武帝上廟號的事情上和天子有同感,但是從頭到尾始終未發一言。
在朝堂上當一個透明人,等到了合適的時間,再找一個理由致仕。
丙吉就算一事無成,但至少也不會陷入“背主”的境地——丙吉雖然沒有被廢太子託孤,但是始終將劉據視為正統,自然也就把劉病已當成了自己的少主,就不該找向此刻坐在皇位上的天子盡忠。
可是,讓丙吉萬萬沒有想到,天子居然會找到自己,還要委以重任,這如何讓他不矛盾?
來回躊躇了半刻鐘之後,神情古怪的丙吉已經引來了四周巡視的兵衛的矚目。
宮中多霍光的眼線,丙吉是知道的,再這般等下去,恐怕就要引起更多的懷疑了。
罷了罷了,索性進去,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