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6章 朕怕有人挑唆仲父謀反!(求訂閱),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快,未央衛尉王吉和光祿勳張安世就來到了溫室殿中。

雖然這兩個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儒生,是貨真價實的讀書人,但是他們卻也是劉賀手中最靠得住的兩個“武將”。

劉賀能不能好好地呆在這未央宮裡,完全就得指望他們二人了。

張安世和王吉年齡相仿,甚至在氣質上也有一點相似。

只不過張安世要更內斂一些,而王吉要更灑脫一些。

“半個時辰之前,仲父已經回到大將軍府去了,霍黨也各自回府了。”

坐在天子對面的張安世和王吉對此並不感到意外,也知道天子的話還沒有說完,所以都沒有插話。

那夜,在溫室殿裡,天子與張安世他們細細地盤算過之後,就得出了“霍黨此時此刻是無力在長安動武”的結論。

所以自然沒有感到意外。

“今日,雖然仲父在朝堂上沒有反對蔡義的提議,但是朕不敢大意,怕節外生枝,所以才將你二人找來。”

劉賀仍然把話說得非常委婉,所謂的節外生枝,恐怕就是兵戎相見了。

“直到今日,朕相信仲父仍然是我大漢的忠臣,但是朕擔心有人從旁挑唆,甚至以仲父的名義行不軌之事。”

言語之中,劉賀仍然開口閉口稱霍光為仲父。

一方面是劉賀已經習慣了;另一方面是劉賀不想那麼早就將霍光列入亂臣賊子——這也是事實。

所以劉賀對張安世剛剛說的這幾句話,也都是真話。

現在的局面下,其實劉賀不怕霍光作亂,卻怕有人逼霍光作亂。

反過來說,霍光是霍黨的穩定劑。

“朕和大漢天下的安危,現在都在你二人的手上,因此朕希望你們謹慎行事。”

其實,此時的張安世和王吉,比天子更能明白局勢的微妙和險惡。

又或者說,他們面臨的情況比天子更險惡。

雖然霍光不大可能會貿然行不軌之事,但是如果真要硬碰硬,那麼首選的一定是“清君側”的藉口。

到時候,他們要誅殺的恐怕就是張安世這些“亂臣賊子”了。

現在,保護好天子,就是保護好自己。

“臣等一定盡心竭力,為陛下盡忠!”

“好,那朕現在就給你們寫一道密詔……”

“擢張卿為長安兵馬節度使,王卿為長安兵馬副節度使,由你二人節制排程長安城內外所有兵馬,如遇違抗者一律殺無赦!”

張安世和王吉有些吃驚,他們沒有想到天子居然會下一道這樣的密詔。

不只是因為這密詔給他們的權力實在太大,更因為這道密詔很可能會讓如今的局勢更緊張。

“陛下,傳國玉璽在尚書署裡,現在就要去奪印,恐怕不妥。”

尚書署在少府,距離溫室殿只有百餘丈的距離。

整個未央宮都掌握在劉賀的手中了,尚書署自然也如此。

現在,劉賀如果想要傳國玉璽,簡直就是易如反掌。

但是,那會徹底逼瘋霍光的,而這並不是劉賀的最終目標。

劉賀能對付得了一個正常的霍光,卻無法對付一個發瘋的霍光。

所以,劉賀要小心翼翼地將自己的行為控制在一個限度之內。

既能削弱霍光,但又能讓霍光投鼠忌器,不敢拼一個魚死網破。

霍光心中對大漢的忠誠和敬畏,其實才是劉賀能夠利用的最大的利器——讓霍光矛盾、猶豫、心存僥倖,裹足不前、走向深淵。

今日朝議上的爭鬥就在限度之內,突然去奪傳國玉璽則在限度之外。

一旦劉賀硬奪傳國玉璽,那就意味著要對霍光下死手了。

那時候,霍光一定就會不顧一切地反撲——所有的顏面、史筆、禮法對他的束縛會徹底被衝破。

在這個把持朝臣十幾年之久的輔政大臣的面前,傳國玉璽就顯得黯然失色了。

一份詔書,就算加蓋了璽印,到時候也會被霍光宣佈為矯詔。

既然有害無利,那麼劉賀沒有必要去拿。

“仲父仍然是輔政大臣,還是領尚書事,那傳國玉璽仍然應該放在尚書署裡,朕不能去搶。”

“這密詔上會加蓋朕的姓名記印,想必朕的姓名記印應該可以與大將軍印分庭抗禮了。”

如果在幾個月之前,劉賀的姓名記印可以說是連狗屁都不算。

恐怕連暴室嗇夫都命令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