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章 陛下可是覺得我霍光跋扈?(求訂閱),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朝議就在這跌宕起伏之中結束了,飢腸轆轆的百官公卿,沉默地離開了未央宮的前殿。

直到走出去很遠了,他們才成群,小心翼翼地談了起來。

張安世和趙充國不約而同地落在了最後,走著走著就並排到了一起。

“趙老將軍!”

“哦,是子儒啊?”

“我想與趙老將軍同行一段?”

“嗯?那自然是可以的。”

一老一少,默默地向前走去,漸漸地避開了路上成群的官員。

“老將軍如何看到今日朝堂上的事情?”張安世問道。

“子儒是如何看的。”趙充國問道。

“縣官似乎不像看起來那麼軟弱。”

“呵呵,大將軍讓我去給縣官授課,我觀天子不僅不軟弱,還有孝武皇帝的遺風啊。”

這句評價,就很高了,張安世連忙請教道:“哦?老將軍何出此言?”

趙充國四周看了看,確定無人注意到他們之後,才說道:“今日老夫提出來的,要給兵卒增加錢糧的事情,其實是縣官的提議。”

“當真?”張安世有些不相信。

“自然是真的,縣官還說了,讓老夫不要告訴大將軍,子儒是一個知道輕重的人,切莫多言。”趙充國提醒道。

“下官明白。”張安世連連點頭,轉而又有一些擔憂地壓低聲音問道,“縣官到底想做什麼?”

“為孝武皇帝上廟號是想告訴世人,縣官是孝武皇帝的嫡嗣子孫,是大漢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吧,從今日起,縣官在朝堂上的話語,是要一日強於一日啦。”

“趙老將軍是說,天子要向大將軍奪權了?”

“子儒此話說得不妥,縣官是天子,天子何來奪權之說,此話莫要再說了。”

“是下官失言了。”張安世說道,“但是,下官擔心縣官與大將軍之間……”

“子儒不必擔心,天子今天所做的一切,雖然有些放浪,但是仍然是與大將軍走在一路上的,他們君臣和諧,更有翁婿的情誼,甚至情同父子,不必我等外人操心。”

趙充國說完,將自己心中的推斷緩緩說了出來,所言的事情竟然於霍光的想法一樣。

只不過,在說罷之後,趙充國又接著補充了一句:“只不過,天子也想借此事在朝堂上立威罷了。”

“老將軍洞若觀火,下官受教了。”

“呵呵,子儒不必過於擔心,縣官非常人啊,我等只需靜靜地等著,縣官用到我等的那一天,我等不退縮,不猶豫就可以了。”

“下官明白了。”

“對了,子儒,既然你在,還有一事想與你商議。”

“老將軍但說無妨。”

“來年征討匈奴,救援烏孫之事,大將軍交給老夫來謀劃,除了各地的郡國兵之外,南軍和北軍仍然是主力,這南軍歸屬光祿勳所轄,可能要抽調一部分。”

“征討匈奴乃是我大漢的頭等大事,光祿寺下轄的南軍諸旅自然責無旁貸,但憑將軍驅馳。”

“除了昌邑郎之外,光祿勳下轄五個中郎將,子儒覺得何人可隨軍出征呢?”

張安世思索片刻,說道:“五個中郎將此時年富力強的年紀,徵調誰似乎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趙充國停下了腳步,微笑著問道:“子儒再想想,真的沒有差別嗎,此次出征,短則一年,長則兩年,抽調出去的南軍,可能一時半會兒都是回不了未央宮的?”

張安世忽然恍然大悟,聽懂了趙充國的言下之意:“下官明白了,下官認為期門中郎將霍山、羽林中郎將霍禹和後中郎將利漢最為合適,可讓他們帶領所部人馬征討西域。”

“不錯,他們都是大將軍的子侄輩,恐怕渴望在立新功吧。”

“老將軍真是真知灼見。”

“哈哈哈,還是子儒看得清楚。”

趙充國兩個人一邊說著,就一邊向著宮門外走去,不知道其他那些成群的官員,又在私下說了什麼事情呢。

……

其他的官員都走了,但是霍光卻留了下來,他沒有去尚書署,也沒有回大將軍府,而是在宣室殿裡,與天子共用午膳。

這是劉賀特意對霍光發出的邀請。

膳夫準備了幾道新菜,但是霍光卻不為所動,整頓飯吃下來,氣氛不免顯得有些沉悶。

席間,劉賀幾次開口,想要挑起話題,可霍光談興不濃,眉宇之間始終有些不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