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6章 太師董卓,三國之大楚天下,帆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劉陽離開京師洛陽,已無人可擋董卓鋒芒, 公元189年9月,董卓下令,命朝中公卿百官一同前往皇宮,舉行廢立天子之事,因百官懼怕董卓,紛紛前往皇宮。 董卓為確保廢立天子之事順利進行,命十幾員大將領兵十萬,將皇宮圍得水洩不通,並派兵馬防守虎牢關。 皇宮大殿之上,董卓命尚書丁宮主持廢立儀式,並命太傅袁隗親自將劉辯扶下龍椅。 天子劉辯含淚離開龍椅後,便被軍士送往後宮。 董卓親自扶著劉協坐上龍椅後,便假惺惺的領著文武百官下拜,三呼萬歲! 尚書丁宮按照董卓之命,上奏彈劾何太后。 “陛下,臣有奏。” 劉協看了看董卓,又問向丁宮:“尚書有何奏?” “陛下,何太后陰險毒辣,乃一毒婦,害死董太皇太后,請陛下降旨,罷免何太。” “這……。”天子劉協想要阻止,只聽董卓出言:“丁尚書所言極是。” 天子劉協見董卓大怒,隨即下旨:“就依丁尚書,罷免何太后,遷入永安宮。” “陛下聖明!” 尚書丁宮道:“陛下,臣還有奏!” “丁尚書,還有何事?” “陛下,幽州牧劉虞,乃劉氏宗族,在幽州安撫異族,功勞甚大,可加封劉虞為大司馬, 董太尉威加四海,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扶立新君,功勳卓著,臣請陛下降旨, 拜董太尉為太師,兼領前將軍,假節鉞,賜斧鉞、虎賁,封郿侯,劍履上殿。” 天子劉協看向公卿百官:“眾愛卿可有異議?” 半個時辰過去,皇宮大殿鴉雀無聲,天子劉協見無一人反對。 隨即說道:“准奏!” 董卓得封太師之位後,看了一眼天子劉協,便甩袖離開皇宮大殿。 宮中太監隨即喊道:“退朝。” 公卿百官搖頭嘆息,默默離開皇宮。 不久之後,宮中便傳出何太后,劉辯二人,因病身亡訊息,公卿百官商議,欲為何太后,劉辯二人舉辦喪禮,董卓得知大怒,下令不許朝廷舉辦喪禮, 只讓當今天子劉協,於洛陽城內奉常亭表示哀悼,公卿百官穿白衣孝服上朝三天。 至此以後,董卓權傾朝野,公卿百官懼怕董卓皆不敢言。 董卓為取得天下名士擁戴,與司徒王允,司空楊彪,太傅袁隗等大臣,一同攜帶鈇鑕到朝堂上書。 董卓上奏道:“陛下,先帝在位時,前大將軍陳蕃,竇武及眾多黨人,忠心漢室,有功於天下社稷 ,卻遭宦官陷害,蒙受不白之冤,請陛下為前大將軍陳蕃,竇武及眾多黨人主持公道,還眾人清白,恢復陳蕃等人的爵位,並提拔陳蕃等人子孫為官!” 天子劉協點頭說道:“太師所言甚是,准奏。” “陛下,周毖才學過人,堪稱大漢賢才,伍瓊有功江山社稷,此二人忠心漢室,可堪重用,老夫請奏陛下,封周毖為尚書,伍瓊為城門校尉。” “准奏!” “老夫多謝陛下。”董卓說完,便離開皇宮大殿。 董卓在太師府幕僚何顒,鄭泰等人建議下,親近士人,名士荀爽、韓融,蔡邕等人入朝為官, 一日,周毖,伍瓊二人建議董卓,為彰顯天子恩威,董太師容人之量,可加封孔融,劉岱,韓馥,袁紹,袁術等人官職。 董卓考慮再三,接受建議,便與太傅袁隗等大臣,上奏當今天子劉協。 因天子劉協年少,無法例行朝政,朝中大事便由董卓,袁隗處理,不久之後,便以天子之名下詔, “拜陶謙為徐州牧,劉岱為兗州牧,孔伷為豫州牧,張諮為汝南太守,孔融為北海太守,應劭為泰山太守,張邈為陳留太守, 王匡為河內郡太守,袁紹為祁鄉侯,領渤海郡太守,袁術為大漢後將軍,領南陽太守,喬瑁為東郡太守,袁遺為山陽太守,鮑信為濟北相, 張超為廣陵太守,公孫瓚為北平太守,張揚為上黨太守,孫堅為烏程侯,領長沙太守,曹操為驍騎校尉, 馬騰為西涼太守,王允為司徒。蔡邕為左中郎將,名士荀爽為司空,黃琬為太尉,韓融為大鴻臚,胡母班為執金吾。 數日後,董卓為籌集軍資糧餉,犒勞手下將士,下令開啟文陵墓時,使人偷取墓中珍寶,同時放縱西涼將士,在洛陽城內劫掠富戶,搜刮財物,姦淫婦女。 董卓再次變本加厲,封其母為池陽君,自行設定令,丞等官職。 此時董卓權勢滔天,性格極其殘忍,不久之後,秘密指使心腹之人,將何太后的生母舞陽君,殘忍殺害,同時將何苗的遺體,從墳墓中挖出來,肢解扔在野外。 大司農周忠之子周暉,得知朝堂驚變,欲來至洛陽,董卓便派兵埋伏半路,將其劫殺。 董卓專擅朝政,倒行逆施,瘋狂至極,令朝中文武百官唾棄,怨言頗深。 一日,太師府,董卓命人招來司徒王允。 王允得知急忙來至太師府。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道之痕

馮葉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