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漂亮格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部分,無極化境-sunline,漂亮格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即使你有好心,也要透過思考,在外部環境下,採取恰當的方式去實現它。而不是作為一種情緒波動的發洩,試圖透過干涉它人自由的方式來穩定你的情緒。
如果是我會找出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合理方法。例如:找一些提升的資料,給受罵物件一種選擇。
被罵物件是與罵人物件有總某些關係吧。否則不可能到南京路隨便找一個人大罵,來發洩一下,雖然這也是你的自由。或者對一個牛罵個不停吧?
假如你發現你是透過罵人來顯示你的價值或者其他什麼嗎?
你的行為能不能起到這個作用呢?或者起到反效果呢?
我會好好想一下,看看自己的邏輯是否符合真實自我的希望和真實。
如果不行,看看為什麼不行,以後就會少犯同樣的錯誤。
如果行,我會去尋求某種合適的方式其實現它,當然如果你認為某種情況下“罵人”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的話。你就可以去罵,而不管是非干涉了他人或者群體的自由。
我不會否定價值,而是承認價值,試圖去找出它,價值隨之而生。
看了無數家長罵孩子或者,兩人單方面或者互相謾罵。對我的思想產生了震撼,為了實現這些人透過以罵人方式希望解決的問題,我試圖給與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即使我的探索失敗了,我也可以從我的分析中使自己更冷靜,更有邏輯,不為莫名的感情或者衝動所影響,使我的意志更自由,想我真實所想的,作我真實想作的。就算我能對此分析一下,在實際情況中我很可能也會為之迷惑,作我不想作的。但是我在探索。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所以我冒天下之大不忌,寫下此文。如果你認為我的思想與你衝突,好好分析一下,如果寫下來,或者告訴我,我就可以提升它,而不需要透過“罵”的方式來解決。
我分析了一下罵人的邏輯,但沒有給出罵人的價值及其他的什麼的,好像離題了,為了使讀者不進一步被我的分析所刺激,我不繼續分析了,繼續分析下去可以寫一本書(N萬字),我不認為有這種必要。你如果需要可以親自直接地去尋求它們。
我分析了某種罵人的邏輯,其他種呢?其他方式呢?是不是都是這樣啊?如果你想知道,需要你自己去尋求。
真實?真理?邏輯判斷之必備條件
真實?真理?邏輯判斷之必備條件
有不隨變化而變化的永恆的真理嗎?有不需要任何先決條件而獨立存在的真理嗎?
真實是客觀存在的,但人們推匯出真理是有條件的,只能在一定情況下才有效,或者從某種角度看才是正確的。
真實在混沌變化中展現一定的結構,特定結構系統中的變化有一定的規律,人們把這些變化的表象再一次的抽象得到的規律就認為是一種真理。這些人為設定的真理是需要一定前提條件才能存在的,一旦去掉這些假設的前提,或者人為設定的真理的結構不能包含這些前提的變化時,又或者不明白這些前提把這個真理用到不符合起假設的前提的環境下面等,就產生了一種前提性的謬誤。
這也就是說真理是相對的,我們能不斷使其完善,但卻很難達到真實本身。
換句話說在特定的環境下的變化和結構只是真實的一部分,而非全部,而人類能夠感覺到的有時這一部分中的一部分。人不知道所以假設,再用假設來支援假設,好像假設在某些限定的環境下近似真實的表象,就是真實本身了。
由此觀點你可能推匯出現實世界全部是幻象,不是真實的,也可以推匯出現世如夢。但是如果不是用批判的前提去看,超脫特定的思想本身(這個也是你自己限定的),去發現別的什麼的是不是可能具有更大的價值呢?
真實不需要人為去證明也是真實,而所謂的真理經過某種證實後也是不能代表真實本身的。真理是人為抽象出來的,而的所謂的經過實踐檢驗,只不過是能在某種條件下、在某種結構中匯出類似的變化,或者說某種變化能在某種條件下匯出某種類似的結構而已。
我有時會說某行為、某定理、某邏輯、某事物等是正確的或者是錯誤的,或者說是其是正義的或者是邪惡的,對其作某種邏輯判定。
但這些判斷都是相對的,他們也有與真理類似的前提性假設,只有從某種角度或一定情況下你支援判斷的理由才是正確的。需要具現在某種環境下,或者具現在某人頭腦中才能進行判斷。
既然象我所述,是不是我們從此以後就不需要做邏輯判斷了呢?邏輯判斷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