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部分,嘉慶皇帝,孤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首尾五年,僨事者屢矣,提鎮、副都統、偏裨之將,有一膺失律之誅者手?而欲諸臣之不玩寇、不殃民,得乎?夫以純皇帝之聖武,又豈見不及此?蓋以歸政在即,欲留待皇上。涖政之初,神武獨斷,一新天下之耳目耳。倘蕩平尚無期日,而國午日見消磨,萬一支絀偶形,司農告匱,言念及此,可為寒心,此尤宜急加之意者也。
何以言言路似通未道也?九卿、臺諫之臣,類皆毛舉細故,不切政要;否則發人之用私,快己之恩怨。十件之中幸有一二可行者,發部議矣,而部臣與建言諸臣又各存意見,無不議駁,並無不通,駁則又豈國家詢及芻蕪,詢及吉瞽史之初意乎?然或因其所言瑣碎,或輕重失倫,或虛實不審,而一概留中,則又不可。其法,莫如隨閱隨發,面諭廷臣,或特頒諭旨,皆隨其事之可行不可行,明白曉示之。即或彈劾不避權貴,在諸臣一心為國,本不必進嫌怨。以近事論錢灃、初彭齡皆常彈及大僚矣,未聞大僚敢與之為化也,若其不知國體,不識政要,冒昧立言,或攻發人之陰私,則不妨使眾共知之以著其外,而懲其後。蓋諸臣既敢挾私而不為國,更可無煩君上之迴護矣。
何以言支治欲肅而未肅也?夫欲吏治之肅,則督撫藩臬其標準矣。十餘年來,督撫藩臬之貪欺害政,比比皆是,幸而皇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