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部分,嘉慶皇帝,孤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誰去治?嘉慶又憂愁起來,幾十年來河督換了多少個,可是又有哪個把河治好了?現在河督陳鳳翔如何?——要麼召來老臣吳��俊�
嘉慶帝還在焦慮時,御史薦雲寬的奏摺遞到御前,奏曰:
“臣以為治河須先治人,須先治官,須先治吏,須先治貪,猶如昔日剿白蓮教匪,關鍵在於吏治,吏治清則教匪平,治河亦如此。原河道總督徐端,廉潔奉公,習知弊端,每欲見皇上面陳治河之弊在於吏貪,後兩江總督松筠反密告其恐有浮冒之嫌。徐端一生清正,死時兩袖清風,死後妻兒生活無著。而現在的河督陳鳳翔,本是直隸貪吏,皇上所知也,臣不知其因何廢而複用。似這等根劣性貪之人,只能使治河之事更形敗壞。陳鳳翔治河,所用麻料摻雜沙土,秸垛則外實中空。相反,工地上玩好之物充斥,元狐、紫貂、熊掌、鹿尾等等,無物不有。河員等用公款隨意購置,以料費用報銷。甚至在工各員,領出公款,捐納買官,迨河工竣畢,照捐升新銜儀敘,實開投機取巧之晉耀捷徑。如此用國家治河之銀為自己捐官之事,絕不在少而在普遍。向來治河工程完畢,上報獎賞人員多系親舊,甚至身未赴工地而名列推薦冊單。臣以為治河之須先治官吏,由上可知,吏不治則河永遠氾濫,如今之計,不若置河工於不顧,先重新整理治河官吏,請皇上三思!”
提起吏治,嘉慶帝一陳揪心的疼痛。為皇子時,深恨和����掖�蠢糝蔚母�埽磺漬�螅�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