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7部分,塵醉流年,冬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葉謙碰上。展秋人帶往浙水的是三十萬兵馬,雖然作戰時略有傷亡,但是,影響甚微。葉謙率領的是浙水一半的兵力,四十萬兵馬。可是這四十萬兵馬中不乏濫竽充數之輩,所以,真正正規的軍士也就三十萬。
他們是在江州碰上的。江州有條大河,名為怒河。怒河之水非常湍急,流動的聲音就像是有人在怒喊一般,這就是怒河名字的由來。展秋人駐守在東岸,葉謙駐守望在西岸。葉謙想要的是把展秋人阻絕在怒河東岸,而展秋人則想跨過怒河,直取泉州。
怒河太過湍急,整條河比較平緩的地方只有一處,是個叫楓葉渡的地方。想要乘船過去,只能從那個渡口出發。可是,葉謙又不是傻子。是以,他早就在楓葉渡的對岸派遣了重兵把守,只要有人過去,格殺勿論。
展秋人讓人在怒河東岸尋找了很久,還真沒找到除了楓葉渡外可以過河的地方。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身為葉謙原屬下的武驍陽想到了個辦法。“我們可以派幾個水性很好計程車兵先游過去,然後讓他們配合我們在河上拉一條結實的繩索,我們剩下的人就可順著繩索爬過去。”
“是個好主意,但是,我們必須找個隱蔽的地方行事。不然,如果被葉謙發現了,那可就功虧一簣了。”展秋人要確保萬無一失。
“我看到怒河的那邊有個懸崖,懸崖下面有顆大樹,並且那附近的水也不是很湍急。我們可以把繩子綁到大樹上,過去後計程車兵再淌水悄悄的走到懸崖旁邊的山林隱蔽。”展秋人麾下的另一名大將尉遲禹適時提出解決之道。
展秋人聽過尉遲禹的提議,親自去檢視了一下他說的懸崖後,才做出決定。“就這麼辦。武將軍,你的水性不錯,你挑幾個士兵先過河綁繩。尉遲將軍,繩子綁好後,你第一批過去,過去以後,要密切注意葉謙那邊的動靜,並且還要派人深入敵營刺探軍情。”
“是,末將領命。”武驍陽和尉遲禹從容領命。
他們的計劃很順利。每天晚上,大概有五千名士兵過到對岸。十天後,已經有七八萬士兵悄然渡河。在這期間,展秋人讓人做了很多般擺在楓葉渡,做出他們會這樣冒險渡河的假象。這樣也能解釋為什麼他們這邊士兵會越來越少,讓葉謙以為那些士兵都去造船或者是去別處調船了。
在龍淵計程車兵過去一半後,展秋人自己也過去了。但是,為了麻痺葉謙,他讓另一個和他身形很像計程車兵扮成是他,留在帥營裡。
來到龍淵在西岸暫時的駐紮地,展秋人立刻詢問尉遲禹有關葉謙軍隊的情況。尉遲禹親自潛入葉謙的軍營,得到了一些有用的情報。“葉謙所帶的精銳不起過二十萬,因為黑昌那邊的兵馬快要逼近泉州了,所以,浙水的精銳過去了二十萬,和我們作戰的浙水軍隊中,除了葉謙就只有兩名將軍,一個叫關魯,另一個叫赫連華潭。”尉遲清晰的陳述。
武驍陽補充:“關魯是曾經協助葉謙的侄子葉陵遠征呼齊的一名將領,聽說擅長謀劃。赫連華潭是赫連家的一個殺手,沒有打過仗,但是,功夫很好。”
展秋人沉吟:“葉謙的目的是把我們攔在怒河的一邊,他認為我們想要渡過怒河,只能透過楓葉渡。這樣一來,他守株待兔即可。但是,我們現在已經過來了。這點,他絕對料不到。所以,我們可以打他個措手不及。”
“展帥,有什麼命令,你就說吧!”尉遲禹被憋在怒河這裡這麼多天,早就想和浙水軍隊好好打一仗了。
“我們集中兵力奪得楓葉渡的對岸,等我們計程車兵全部過來後,再和葉謙正面對敵。”展秋人算了一下,自己這邊現在有十五萬人馬,對付守在楓葉渡那邊的葉謙幾萬的兵力綽綽有餘,只要自己的將士都過來了,就算是硬碰硬,也絕不會輸。
武驍陽建議:“要不要分一部分人馬出來,去葉謙所在的主營偷襲?”
展秋人思慮後否定他的提議:“不用,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爭取時間,讓士兵們儘快渡河。葉謙帶來的二十萬精銳有很大一部分都在主營,我們派一小部分人過去,只會打草驚蛇,並把那些士兵推向死路。但是,等我們計程車兵全部聚齊了,葉謙的那些精銳就不足為懼了。”
武驍陽和尉遲禹不再有異議,就待天黑之後,實施計劃。
黑夜,守在楓葉渡的浙水士兵都疲憊不堪的直打哈欠。一個士兵對另一個士兵說:“葉將軍也太小心了,要這麼多士兵守著一個小小渡口,真是大材小用。”
“誰說不是呢!我覺得大家輪流守夜就行,等那邊有動靜了,再把所有人都叫醒不就得了!我們這都多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