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部分,三國之蜀漢儒將,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示意諸葛亮繼續言明。
“=路大軍,第一路乃是走陸路,經涪陵入川,攻克巴郡要地之後,再直奔成都;第二路走水路入川,經涪江逆流而至雒城:第三路乃是自漢中進兵。如此三路大軍並進,川中名將只有嚴顏與張任二人,最多防得了兩路,如此成都指日可下。只是今年春水暴漲,想來水路已然不通,需得甘興霸親自勘察水情,方可決斷!”諸葛亮細細言道。
“言之有理!”劉備也覺得這樣的進軍策略甚是穩妥。想了想三路大軍的人選,漢中一路不必說,自然是趙峰率領;水路的統兵人選也很好決斷,甘寧乃是自己麾下水戰第一人,又是出身巴郡,讓他率水軍入川順理成章;最後這一路陸路入選,該由誰來擔任暱?
“大哥,就讓我去吧!”似乎猜到劉備猶豫什麼,張飛再次主動請纓。劉備看了看自己這個義弟,要說他也確實有勇有謀,就是性情太急,加上好酒,這才讓自己不太放心。
“三弟要去也可,但是三弟性情太急,需得有人為輔方保無虞。”劉備想了想道。張飛也不意外,自己上次打青州,還不是有陳宮相助。只是現在陳宮遠在北海,難道為了這事還要把他再調來?稍微一想張飛也知道這事不大可能,況且劉備帳下能人異士甚多,隨便找個誰當謀土也足夠了。
“主公,亮願隨軍入川,助三將軍早日平定西川。”諸葛亮主動請纓道。劉備看了看諸葛亮,知道論謀略他是自己麾下數一數二的人物,有他相助,張飛自是安然無恙,當下也就敲定了由張飛為主將,諸葛亮為軍師,率一眾文武十人,自荊州出兵進襲西川。只是在討論出動多少兵力時,卻又有些讓人犯難了。
劉備麾下五州加上漢中和半個青州,現在人口大概是九百八十萬,兵力將近六十萬。其中徐州軍十五萬,荊州軍十二萬,揚州軍八萬,豫州軍五萬,交州軍五萬,青州軍五萬,此外還有漢中軍數萬。加上後備的郡國兵和屯田兵,幾乎有八十萬大軍。這樣的兵力優勢之下,又沒有別的戰場需要開戰,依張飛的性格,至少也要起三十萬大軍伐蜀才夠過癮。劉備原本也同意,但是諸葛亮卻表示反對。”主公,蜀中之地,道路崎嶇,加上春雨連綿,運糧甚為不便。若是妄動大兵,則糧草消耗甚大,怕是難以為繼。依亮之見,出動十萬大軍足矣!”諸葛亮諫道。
“西川亦有不下十萬大軍,若是隻出動十萬大軍,怕是不夠吧?”陳群聞言皺眉道。
“川軍戰力尚不如漢中軍,雖是人多,亦不足為懼,更兼前番趙將軍已收編了兩萬,尚有水軍和漢中兩處偏師,以十萬精銳之師,對十萬老弱殘兵足矣!”諸葛亮笑道,語氣甚是自信。眾人皆以為諸葛亮言過其實,唯獨劉備堅信不疑,眾人皆暗自嘆息。他們要是知道歷史上劉備取川只用了不到五萬人馬,或許會更加對川軍的贏弱戰力感到無奈。
“對了,伯濤稱川中多山路,因此諫言最好是出動山越軍或是無當飛軍,不知諸位以為如何?”劉備忽然問道。”如此甚好,無當飛軍與山越軍乃是趙將軍1日部,由其率領取川,自是事半功倍!”龐統笑道。有意無意之間,又在一語雙關。諸葛亮聞言不禁皺眉,最後還是輕輕一嘆。劉備似乎並沒有在意,當下也是派人去會稽調取甘寧至此聽用,準備水師入川,卻令賀齊率領五千萬丹陽精兵人漢中,助趙峰進取西川。
(未完待續)
第一百零五章 各種各樣的投降者
到了四月末,十萬大軍集結於與涪陵接壤的宜都郡。張飛和諸葛亮齊趕至宜都,荊州牧關羽也是親自前來為征伐蜀中的大軍送行。
“二哥!”沒想到關羽會親自來為自己送行,張飛也是喜不自勝。兄弟二人數年未見,乍一重逢也是感慨不已。當晚二人秉燭夜談直至深夜,次日張飛率軍前進,關羽直送至夷陵,這才回襄陽。
“二將軍與三將軍情深意重,雖非親身,義同親身,當真是令人感動啊!”諸葛亮也是感嘆道。張飛聞言卻是罕見地嘆了口氣道:
“以前我兄弟三人為布衣之時,食則同桌,睡則同房。如今各自坐鎮一方,卻是等閒難以再見了。”
“亮亦是如此,兄長在荊州,三弟在漢中,數年也難得見上一面!“諸葛亮嘆道。
“我在涿縣老家還有些房子和地,也不知道還在不在了。待日後不打仗了,也該回去看看了!”張飛有些懷念地道。人就是這麼矛盾,平凡時想著風光,。等風光夠了,卻又想回歸平凡。只是人生豈是那麼容易稱心如意的,想要進退自如確實是一種奢望。
閒話少敘,卻說張飛這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