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部分
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6部分,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不錯的;朝廷稽核也是按照市價稽核,這也沒有問題;可是這些人爭取到這份差事之後,在當地的採買過程中那可就花樣太多了;最常見的便是壓價收購,賺取差價;市價一貫,他們從百姓手中收購的怕只有五百文,現官不如現管,告示一出,官差打著朝廷採買的旗號如狼似虎的這麼一嚇唬,哪個百姓敢不乖乖的售給官家?於是乎差價便產生了,而陛下的藏富於民的政策也就此泡湯了。”
趙禎愕然,低頭想了想道:“有道理,若是真的如此的話,還真難以稽核出來,除非百姓舉報。”
蘇錦曬道:“哪個百姓沒事去告官?況且朝廷為顯官威,規定了個不成文的規矩,民告官不管有理無理先打十五大板,誰吃飽了撐的跑去送給別人打屁股?而且告贏了也沒多大好處,最多是賠償損失,被告官員革官免職罷了,可是那百姓便從此落個告官鬧事的名聲,下屆官員到任之後,有他好果子吃麼?甚至連本土本鄉也容不下他了;總之告官的成本太大,誰也不會幹的,偶爾為之者也都下場很慘。”
趙禎聽得額頭冒汗,嗔目道:“竟然還有這些門道。為何朕一直不知道呢?”
蘇錦道:“手段多著呢,除了盤剝百姓牟利之外,他們還會官商勾結牟利。”
趙禎道:“這不太可能吧,低價向商戶購買,那叫盤剝商賈,又怎麼能勾結的起來。”
蘇錦笑道:“皇上,臣家中是廬州商賈出身,我家賣得的布匹從次到好共有十品,一品布織工印染原料無不上乘,一匹要三十貫,而最次的十品布不過一匹一貫錢,同樣花色的布匹,價格相差三十倍;朝廷採購軍服時若是按照五貫一匹的官價來買,我會將兩貫一匹的布當做六品一匹五貫價格的布賣給他,而我便可每匹暴賺三貫有餘;然後這批賺的暴利我只取五百文,剩下的兩貫五百文錢您猜給誰?”
趙禎吸了口冷氣道:“給採購的當地府衙?”
蘇錦又問:“府衙會將這筆多餘的錢款上繳朝廷麼?”
趙禎默然無語,不住的搖頭,咬牙道:“原來如此,朕都被矇在鼓裡了,但是滿朝文武竟然沒一個告知朕,任由這幫人胡作非為,是可忍孰不可忍。”
蘇錦擺手道:“皇上,您誤會他們了,他們其實也不知道;您想,每年三司會同有關各衙門都有人下去稽查採買之事,為何稽核不出來?不排除有稽核官員被收買的緣故,但每年數批數十人專程下去稽核對賬,不可能全部被收買;若是稽核出來,豈有不上報之理?而晏三司和呂相等人也都是勤勉忠義之臣,又怎會隱瞞此事;真相便是,大家都被矇在鼓裡,這些人作假的手段絕對高明。”
趙禎點頭道:“說的有理,定是在官買票據上作文章,而貨物驗收之時也定然偷樑換柱,畢竟驗收過後的發運還是由當地負責,他們再調換回來便是。”
蘇錦發現趙禎還真是個好學生,這麼快便上手開竅了;可見學好難學壞人人都會。
“朝廷每年採買的何止是軍服一項,糧食、油料、糧草、布匹、牲畜、木石料、藥材總而言之每年至少要被地方截留下鉅額錢銀,而這些錢最終會有多少比例變成等值的貨物,臣也不知道。”
趙禎簡直要嚎啕大哭,一股子憤懣之氣憋在肚子裡無法發洩,呼吸也變得粗重起來。
蘇錦見狀趕緊幫他倒了杯茶水,伺候他喝了下去,安慰道:“皇上莫急,既然知道這些勾當,只有應付之道。”
趙禎緩了口氣忽然問道:“你又是如何得知這些的?”
蘇錦微笑道:“微臣不是剛剛抓了一個知府麼?廬州知府朱世庸便是個中老手,抓他的時候在他家中搜出了一本賬薄,上面羅列的私賬清清楚楚,以此為據,這才將真相大白於天下;據此臣舉一反三,得出如上結果,或有小謬,當無大差。”
♂♂(。 )
第五六九章 糜爛(下)
趙禎默默點頭,他不能指責蘇錦以點代面以偏蓋全,聯絡到每年各地州府截留稅錢採買的情形,趙禎基本上可以斷定蘇錦的推測是準確的。
每年朝廷各部門都要草擬一個採買的清單,皇宮內外,兩府三司,三省六部二十司都會將各部門的預算匯總上來,集中道三司衙門統一上報稽核,批准之後再分派給相應的各地方路州府;而每一年的採買預算最終都成為最揪心勞神之事。
就拿去年來說,前年的全年財稅總收約三千八百萬緡,而這筆錢地方截留的錢銀便達到一千六百萬緡,但這還不夠,陸陸續續有各地州府來京城吵著要錢,說朝廷劃撥的錢銀根本不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