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部分
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5部分,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放過眼前的自己和宋軍,更何況耶律重元對自己女真族一直都主張滅絕政策,眼下自己在這裡,他更是不會放過了。
……
耶律重元沒想到信州居然已經落入敵人之手,原先宋軍往信州方向逃竄,他並不以為然,宋軍根本沒那個時間攻下信州然後據城而守,但見宋軍一到城下便立刻堂而皇之的進城,耶律重元才明白,原來宋軍早知道信州已經被拿下了,待弄清楚了是女真人攻下的信州,耶律重元更是破口大罵起來。
女真人真不是省油的燈,自己早就建議皇上對女真族採取斷然手段,可皇上昏聵不已,卻屢屢駁斥自己,現在好了,女真人果然出來攪局了。
“四面包圍,紮下營盤,以為憑藉信州小城便可保住性命麼?這裡便是你們的葬身之地。”耶律重元冷然下令。
第九六四章 輾轉騰挪(五)
蘇錦率九萬騎兵輕騎疾進,兩日後抵達草原最北的山巒之下,這裡的山脈雖不高,但勝在山勢連綿縱橫,像一座屏風橫亙東西擋在眾人面前。
這裡已經是遼國的北部,加之天近十一月,北方的寒流已經籠罩了這片大地,天氣也變得寒冷不已;蘇錦的大軍是盛夏時節入遼作戰,那時候光著膀子還嫌熱,自然沒有帶冬裝,來到遼國之後,劫掠的物資中也很少有禦寒的衣物,所以此刻士兵們身上還是甲冑下邊穿著薄薄的夾衣,騎在馬上奔跑起來,冷風寒澈骨髓。
蘇錦知道,不能再耽擱了,本來想繞過這座山更加隱秘的接近上京,現在這個計劃需要調整,有這座山作為屏障,北方的冷風還好一些,如果在繞道從山北走,耽擱到一場大雪下來,那什麼都完了,現在只能冒著被遼人發現的危險沿著山南往西。
士兵們也想出好多的禦寒之策,有人認出山腳下長著許多被稱為‘烏拉草’的長草,這些叫烏拉草的東西有極好的禦寒效果,割下曬乾之後綿軟鬆散保暖效果很好,於是乎全軍利用休息時間上山割草,之後將半青半黃的烏拉草在篝火邊烤乾燥,塞進盔甲、鞋子裡,頓時像是穿了一件薄薄的棉襖,暖和了許多。
蘇錦大為讚賞這些辦法,身處困境最要不得的便是抱怨,而是要積極自救,蘇錦大力推廣這種禦寒辦法,還因此提拔了不少想出辦法計程車兵。但蘇錦心裡明白,這不是長久之計,當務之急是趕緊趕在冬季的第一場大雪之前拿下上京,上京是遼國都城,那裡什麼都有,佔領了上京,一切都將不同。
沿著山脈南邊疾行了數日,沿途的村鎮不少,蘇錦不得不下令將這些村鎮的百姓全部隨軍帶上,因為怕這些人會通風報信,遼人多用鷂鷹或烽火傳信,雖然百姓可能沒有那些手段,但為了不出紕漏,蘇錦不能冒險,萬一耶律重元分兵回救,他從草原回兵只需四五日,而自己率兵在高低不平的山地行走,還不知多少天才能到達臨潢府,被耶律重元給盯上,計劃就完全的破產了。
十一月初,前方山地再變平原,蘇錦鬆了一口氣,當晚紮營之後,連夜派斥候兵出去查探前面的情形,這裡已經完全的陌生,完全不知道上京在哪個方向。
天明時,斥候回報,偏北方向五十里外有座城池,但並不是上京,抓了百姓來問,說那處城鎮叫做寧州;蘇錦趕緊攤開地圖來看,頓時連連跺腳,沿著山脈走確實是往西的,但山脈的走向卻是偏西北,七八天偏北了上百里,竟然走到寧州了;這個寧州往南行兩百餘里才是烏州和儀坤,在往南才是上京,這才叫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呢,這年頭沒有gps定位,又沒有大道可循,大隊人馬憑著山勢和日升月落辨方向,哪有不出差錯的。
潘江等人建議先拿下寧州休整,之後再南進,到臨潢府兩百餘里,急行軍不過兩日路程,也不用著急。
蘇錦看著天上翻滾的灰濛濛的層積雲,知道一場大雪即將來臨,就在這兩三天時間,天氣便要轉為極寒,如果拿下寧州再一耽擱,那就要被這場大雪困在孤城了,什麼時候雪化路幹才能出兵,到那時,耶律重元或許早已將大軍收縮回臨潢府,自己便只能等死了。
“寧州不能拿,甚至烏州和儀坤也不能動,天快要落雪,我們只有一條活路,便是不顧一切的在雪下之前拿下上京,否則萬事皆休。”蘇錦道。
景泰道:“大帥說的對,雪一下我們要被凍死餓死,還失去了機動性,只有迅速拿下上京才有活路,只是不知道王朝將軍他們的情形如何,耶律重元的二十五萬大軍追著他跑,已經過去十餘天了,勝敗恐怕早已分曉了吧。”
蘇錦看著帳外灰濛濛的天緩緩道:“兵力懸殊太大,凶多吉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