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學校不大教的56門必修課,雨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定要在肺裡的氧氣用完之前返回地面。千百年來,它們就是靠著那4分鐘的捕獵時間而在海里生存了下來。
“我講這個故事是想說明,並不是我比大家更聰明,比大家的時間更多,只不過我更會利用時間罷了。比如在課堂上,我會在45分鐘內專心致志地聽課,解決所有疑問。在課餘時間,則‘一心二用’,在玩耍中練習書法、讀英語等等。每天清晨起床以後,我都會提前為自己做一個時間安排表,什麼時候起床,起床後背英語還是語文,什麼時候寫作業,先寫哪一科的作業,什麼時間預習,什麼時候看電視,什麼時候睡覺,甚至什麼時候喝牛奶等等,一天的時間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等於在同樣的時間裡,別人做了一件事,而我卻做了兩件。
“另外,我希望大家不僅要學會利用時間,還要珍惜時間。我國大文豪魯迅先生就非常珍惜時間,他把別人喝咖啡、聊天的時間都用在工作和學習上;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惜時如命的精神,魯迅在56個春秋的生命旅途中,涉獵了古代漢語、文學創作與翻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一生著譯一千多萬字,留給後人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點點的演講完畢後,臺下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本領養成3招
許多偉人之所以成就非凡,正是因為他們比別人“多”出了很多的時間。他們的時間是怎樣“多”出來的呢?大多是靠著聰明地利用時間、提高效率而得來的,從而爭取到了學習和生活的主動。如何讓您的孩子從莘莘學子中脫穎而出呢?其實,讓孩子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學會合理利用時間,這是一件比學習更重要的事情。
教孩子學會利用時間,可注意以下幾點。
■ 循序漸進地引導
有些孩子,在家裡做作業總是心不在焉,一邊做一邊玩,速度很慢,效率也不高,經常是玩累了,才想起還有遺留的作業。父母必須要求孩子制訂每天的學習計劃,規定好什麼時間做作業,什麼時間看電視等,這樣一坐到書桌前,孩子就明白自己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也讓孩子從父母的行為中學會安排時間,做有效的勞動。
■ 培養孩子有效學習的能力
有人認為,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點,也是素質教育的突破口。父母要透過對孩子的一些訓練,使他在學習方法、學習節奏上儘快習慣成自然,形成學習效率的慣性。辦法之一,是讓孩子在學習之前給自己規定時間,如果在規定時間內未能完成學習計劃,不得延長時間。這樣逼逼孩子,效率將會改觀。
■ 給孩子找一個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給孩子找個榜樣可以更直觀地教他如何利用時間。很多孩子在時間的分配上,不會分輕重緩急,經常是玩累了,才想起還有遺留的作業。父母督促有時不一定有效果,但如果是他的同學在這一點上比他做得好的話,父母就可以多讚賞那個小朋友懂事、有時間觀念、分得清輕重緩急等,以此來激發孩子向同學看齊甚至要超過同學的鬥志。
功課4 精於細心——從生活小事做起
粗心大意是許多孩子的通病,而且它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但粗心絕不是性格決定的,也完全可以透過強化訓練來糾正。你可以協助孩子總結一下,找出孩子的缺點與毛病,列一張習慣清單,然後,像富蘭克林一樣,從最小的事情開始強化訓練,讓新的良好的習慣武裝孩子,幫孩子開啟成功之門。
親子放大鏡
陳小龍是個粗心的孩子,平時做什麼事情都是大大咧咧、丟三落四的,比如穿鞋常忘了繫鞋帶,上學常忘了戴紅領巾,考卷上還常忘了寫姓名。學習上,會做的題也常常做錯,事後後悔萬分。並且還不以為然,認為自己並不是學習不好,只不過是粗心了一點而已。
小龍的父母可沒有他那麼“好”的心態。為了讓小龍改掉粗心的毛病,他們首先深刻地反思了自己平常的行為,因為他們知道,每一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很多“汙點墨跡”都是後天染上去的。孩子跟父母接觸得最多,受父母的影響最大,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都與父母息息相關。所以,要讓孩子改正粗心的毛病,父母首先要做一個表率。其次,小龍的父母想,自己平常對小龍的嬌生慣養也是導致小龍形成壞習慣的一大因素。平常小龍在家裡常常因為粗心大意而犯錯,可他們從來也沒怎麼管過,更沒有對他這種行為及時地進行批評教育,導致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樣的錯誤,最終養成了粗心大意的習慣。現在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孩子的日常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